国防部长邱国正昨在立法院答覆立委吴斯怀质询时,首度承认潜舰国造现在遭遇很多问题,要一一克服中,特别是一些红区装备,来源都很敏感。不过,邱未进一步说明是哪些问题?这是国防部首度公开证实,潜舰国造遇到困难。
吴斯怀说,最近台船董事长郑文隆对内部发表一封公开信,看到潜舰国造的困难;有些潜舰专家也向他表达一些忧虑,以及潜在的造舰危机。他建议邱国正纳入参谋本部联参单位,另组专案小组深入了解,不能让现有的潜舰专案小组「球员兼裁判」,自己说了算,潜舰国造容不得一丝差错。
邱国正坦言,潜舰是遇到很多问题,他也不会都听潜舰小组的,也会听其他的,但潜舰小组都会固定向他报告。
据了解,郑文隆对员工发表的公开信中,坦言潜舰国造碰到严重瓶颈,设计人力、装备如期进场等问题层出不穷,参与人员压力非常大,希望台船员工不要推诿,主管要能坚持到底,把士气激励出来,一起完成这项重大任务。
此外,吴斯怀说,海军只有左营与苏澳2个军港可以停泊潜舰,但这2个军港战时的防护力要考量,万一造好潜舰,战时没地方停泊,持续战力也无法接续,这几百亿元岂不是白花了。他表示,当年他向荷兰採购的2艘剑龙级潜舰,水下可持续60天,未来的国造潜舰有几天?国防部要去了解。
事实上,多年前美国线上政论杂志《外交家》曾撰文指出,台湾潜舰国造计画,最大挑战就是经费,光是前4艘潜舰,就必须花费高达50亿美元,这数字还不包含长期的操作维护成本,以及后续4艘的建造费。
《外交家》指出,许多利益团体支持台湾自造潜舰的理由是,潜舰国造可能让本土的造船产业获利,但是他们对经济利益估计显然过于乐观。
报导并指出,由于台湾没有建造潜舰的经验,关键科技概须仰赖国外防卫厂商合作,所以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潜舰国造最后花费的金钱与时间,一定比原本计画更高。
而据了解,由于疫情与俄乌战事,世界的供应链大乱;据透露,潜舰国造能否提前于明年9月下水,的确存有变数。特别是潜舰部分装备来自欧洲,不过,潜舰国造小组召集人、国安会谘委黄曙光使命感极强,应会全力克服与排除困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