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得火热,台湾隔岸观火,除了汲取教训国人多半同情弱者。然而民进党政府除谴责俄罗斯军事行动,还昭告世人,台湾将参与国际社会对俄经济制裁。由于台湾被俄罗斯列为「不友善国家」,外交部长吴钊燮「深感自豪」,还呼吁民主国家「团结对抗极权侵略、使中国知所警惕」,彷佛身兼国防部长,活像发怒的眼镜蛇,有违一般「外交是避免战争之手段」的认识。

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不外外部压力、国内政治及决策者的人格特质,那么,民进党政府为何不惜得罪俄罗斯?最便捷的解释是慑于淫威,不得不顺手做个人情给美国。其次是为了转口内销用,毕竟年底选举快到了,中国领导者习近平近年避谈台湾、为了年底的二十大自顾不暇。再来是决策者的人格特质,特别是吴钊燮卖力演出,僭越职权的倾向耐人寻味。

左右决策的人格特质包括理念、经验、训练及风格。我在念博士班的时候,比较外交政策有两名老师擅长政治心理学,读了不少对于各国领导者的心理剖绘;留学生写论文,通常指导教授会鼓励写自己的国家,除了得心应手,也是藉机帮忙瞭解政情。吴钊燮的专长应该是比较政治学,原本论文打算写黎巴嫩,因为不谙阿拉伯文而作罢,只好回头写李登辉,精心透过牛津大学(香港)出版。

当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系,前后期总共有十名左右的台湾留学生,最后只有一半拿到博士学位,只有我主攻国际关系。当时聚会的不成文规矩是不谈政治,相当尷尬,不过,或许是因为吴钊燮来自彰化、又是台中一中的学长,私下比较谈得来。少有鸿志的他在密苏里拿到硕士学位后,返国参加外交领事人员考试,口试被问到吴XX是你的谁,当然就过不了关,只好又到美国念博士。

我回国后到淡江,担任台教会法政组召集人,吴钊燮欣然答应入会,没有想到遭到所谓的「土独」学者强烈反对。其实,他也不过就是参与《大汉风》的编务、偶而到芝加哥开会。陈水扁连任总统,耿耿于怀驻美代表不帮诠释「四不一没有」,要我分析三个人选的优势,吴钊燮果真外放,终究担任外长雪耻。

有好一阵子,媒体要找非蓝学者写评论,国内政情是吴钊燮、国外两岸归我,等他跑去当官,我就躲不掉了。苏贞昌在2012年入主党中央,吴钊燮任政策委员会兼智库执行长,他还是每天西装笔挺,面带微笑、踌躇满志。蔡英文在太阳花后班师回朝,他进一步出任秘书长,AIT觉得不可思议,韧性可见一斑。蔡英文政府上台,不管哪一个位置,吴钊燮的角色比较像是学舌的九官鸟。

儘管外交政策难免受制于强权,外交成就却是珍贵的政治资源,也就是所谓的两级博弈,关键则在于主事者的自我定位。具体而言,当政治人物政绩亮丽、地位稳固之际,既然没有后顾之忧,外交政策就可以维持相当程度的自主;相对地,缺乏安全感又没有自信的政府为了自保,就必须操作外交策略,一方面强化国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另一方面无条件投靠恩宠庇护者而牺牲独立自主。

蔡英文政权充斥在威权时期「选择服从」者,取而代之、借尸还魂,外交只是巩固权力的工具。(作者为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学系教授)

#决策 #政治 #人格特质 #民进党政府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