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2年前登录为歷史建筑,台北市文资会28日将正馆周边的「天下为公」牌坊、华表大道、至善园、梅花鼎、铜狮、图书文献大楼、研究大楼等7项重要设施纳入文化景观,让保存更全面,未来邻近故宫的开发行为都会受到北市文化局管制。

故宫规画与建筑设计,最初由建筑师黄宝瑜完成,位在外双溪,铺陈出国家级博物馆尺度的中轴线,呈现故宫恢宏气势,从「天下为公」牌坊、对称的华表及龙柏、步步高陞的台基以梅花鼎(现为方鼎)做为视觉焦点,对称梯壁衬托出正馆高度,架构中华文化的空间序列。

园区内除正馆及轴线外,陆续完成华表大道、天下为公牌坊、研究大楼、图书文献大楼、至善园等重要景观设施,尤其典藏研究大楼及图书文献大楼,更强化建筑师规画设计的博物院样貌,成为功能完备且具国际地位的重要博物馆,足以代表重要歷史的国际视窗及文化形象。

文化局今年2月7日邀文资委员举行故宫文化景观内容谘询会议,讨论重要景观设施包括华表大道、天下为公牌坊、研究大楼、图书文献大楼、至善园、梅花鼎、铜狮。

谘询会议另决议建筑物以保留立面元素为原则,内部空间可弹性运用,在不破坏华表大道中轴线上现有景观视觉轴线,可增设博物馆必要公共服务设备,为维护华表大道中轴线风貌,不得于正馆后方增设影响天际线设施。

文资会昨审议故宫院区文化景观公告事项,全数委员皆同意。文化局指出,过去只确定文化景观身分,昨确认范围后,除了正馆是歷建外,并把周边重要设施纳入文化景观,让保存由点连结成面,未来附近开发行为都会受到市府管制。

#图书文献 #正馆 #重要 #华表 #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