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宏表示,持续一年多来,各部会接连祭出连环拳打炒房,分析各样政策,对建商杀伤力最猛的政策,就是央行的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尤其限缩土地融资贷款额度更是杀手鑑,成数从原来的七成,一路急压到五成、另保留一成限定动工才予以拨用,等于只剩下四成。

最近央行更进一步加码,限期18个月内动工,否则依比率收回土地融资、或调高利率。连续下了四道金牌之后,政策后座力已开始展现。

陈胜宏强调,有一些财务结构较欠完善、资金调度能力较弱中小型建商,或者新建商,是央行选择性管制措施下首当其衝的受害者,不只面临资金压力,甚至开始求售手中的土地。他预期,接下来估计到8、9月时,会出现一波建商「倒闭潮」,而且「一定会出现!」

陈胜宏分析说,目前购地贷款财务杠杆,已无法操作得太大,自有资金必须非常足够,再加上现在从请照到发包,碰到最大挑战就是营建成本飙升,发不了包、买不到材料,即使抢工抢到了、发包下订单了,成本又非常昂贵,「所以我估计,半年之后,这个效应就会出现。」

陈胜宏还说,对于大型建商来说,这一波波的央行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伤不到的啦!」衝击普遍不大,甚至已有不少大型、上市柜建商备妥资金,准备伺机接手,其他撑不下去的中小型建商释出的土地。而最近央行祭出18个月买地取得土地融资后,要限期动工,也使每家银行都紧盯每一笔土地融资案件,天天向建商追进度。

另外,陈胜宏也谈到现在建筑业经营环境,「是我从事建筑业30多年以来,第一次碰到过最具考验的一次!」营建成本飙到史上最高点,让建商採购不到建材,否则厂商报价是「时价」,这是建商最大的「痛点」,要推出预售屋,根本抓不到实际的成本;如果要改採先建后售,等房屋盖好、成本确定再开始卖,又会面临建商待售成屋囤房税的夹杀;再加上升息趋势确立、通膨压力加剧,在在都考验着建筑业的经营智慧。

#央行 #土地 #融资 #建商 #陈胜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