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因应国内疫情升温可能增加的採检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起将改变医院进行PCR採检的原则,要求陪探病者、医事人员进行10人一组的池化核酸检验(Pooling PCR),同时调降每次给付金额至600元。医界批评,此举恐增加院内占床率,并增加偽阴性个案。

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表示,过去已开放医院执行池化核酸检验,只不过是採1比5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将5个检体视为一组,每次给付1200元,现在只是扩大为10人一组,且池化检验国外一直在做,用在发生率不高,或检验预期值低的族群不仅能节省成本,又可快速得到结果,对医疗资源分配与病人来说都没问题。

一名医院高层私下透露,全台湾有两百多家获食药署认可的实验室可操作池化检验,几乎每一间实验室採用的仪器都不同,而根据仿单,检测仪器大多是採1比3或1比5的方式进行,指挥中心若将比例拉高至1比10,不只会影响到检验结果,还会拖到民眾出院的时间,「没想到连这种钱都要省。」

该名高层解释,依照仿单规定的人数比操作仪器可揪出Ct值超过35以上的阳性个案,但若将比例拉高至一倍,原先会变阳性的个案可能就测不到,因为病毒量已被稀释,此时大约就只能抓出Ct值30以下的个案。

此外,将池化人数拉高至10人一组,也会影响到病患出院的时程,该高层说,当给付被砍至600元,医院就必须等凑满一组才会上机器检测,原先可能等3小时就有结果,改成10人后恐延至6小时,这对陪病家属来说是最坏的消息。

#採检 #医院 #人一组 #拉高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