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总统蔡英文提出「青年教育与就业储蓄帐户方案」,让没考上心仪大学的青年学子可以先就业再就学;不料过去5年仅6204位学生参与,且高职毕业生占9成,高中毕业生仅约1成,严重失衡。专家建议重新定位该政策,不要在乎多少高中毕业生参与,而要号召更多高职生加入,并发展成经济弱势生的升学或就业管道。
据之前调查,27%大学生认为自己读错系,之后进入职场可能学非所用。教育部2017年因此推出青储方案,要高中职毕业生可先工作2、3年,稍微认清人生方向后,再决定要升学或就业。就业期间保障月薪25K,还可月领1万元青年储蓄基金,但必须2、3年期满后整笔领。
这政策原本设定每年5000人参与,但头2年达成率不到2成,被立委讥「笑死人」、「乾脆认赔杀出,不要办了」;之后教育部修正为每年1500人,才达成目标。该政策到今年已办2期共6年,教育部将评估明年是否续办。
教育部统计2017年到2021年参与人数,依序是744人、791人、1521人、1301人及1847人,共6204人,其中高中毕业生678人占10.93%,高职毕业生5487人占88.44%,非学校型态教育实验教育学生39人占0.63%。换言之,该政策几乎是高职毕业生「专用」,高中毕业生很少参与。
教育部青储方案专案办公室执行秘书谢淑贞说,许多高中老师辅导学生升学时,将这项政策的资讯过滤掉而未给学生,导致高中毕业生参与人数偏低。今年劳动部预计6至8月为参加者媒合就业,月薪至少2.6万元。
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秘书长、新北市安康高中校长谢金城说,一般家长会让小孩读完大学后再去工作,而这个政策是要学生中断学业2、3年,与社会传统观念不符,导致参与人数少。
全国高级中等学校教育产业工会秘书长、台北市万芳高中老师许丽吉说,高中生主要是升学,教育部就不要理他们是否有来参加这个方案,应该鼓励更多高职毕业生来运用,甚至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高职生,也可以用同等学力来加入。青储方案适合家里经济不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发展成经济弱势生的升学或是就业管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