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与粮食价格攀高,将近六成的已开发经济体目前通膨年增率超过5%,创1980年代末期以来最大比重,此外,全球逾半的开发中国家通膨率已超过7%。
儘管美、英等经济大国和许多较未开发国家相继将利率由歷史低点向上调升,但倘若基本模式发生改变,升息速度就必须加快。
BIS总裁卡斯登斯(Agustin Carstens)5日(周二)指出,「关键在于我们可能进入了新的通膨时代。」
卡斯登斯指出,「我们必须接受通膨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可能。倘若我的理论正确,央行就有必要进行调整。」
卡斯登斯提到的理论在于,能源、商品和粮食价格涨势因乌克兰战争而更加剧烈。供应链同时受到疫情与贸易战的打击,另一方面生活成本不断攀升,意味劳工将要求更高薪资。迹象显示,消费者、企业和金融市场担忧通膨问题将变得愈来愈无法掌握。
他表示,专家预测未来两年美国、欧洲多国的通膨将逾4.5%,其他先进经济体的通膨将超出3.5%。
自1970年代以来就少见通膨飙升的问题,如今决策者必须迅速翻转思维,以遏止通膨失控。
卡斯登斯认为,「最可能的情况是,必须让实质利率在一段时间扬升至中性水准以上,藉此缓和需求」。但他也坦言,央行这么做可能不受欢迎。
他提到,「央行过去也曾如此,他们深刻瞭解到对经济活动和就业造成的短期成本是必要的,这是为要避免未来付出更大代价。」
他呼吁政府坚持抵挡诱惑,不要试图抵销通膨或更高利率带来的短暂衝击,「维持永久成长的关键不能是扩张性的货币或财政政策」。
他强调,「许多我们现今面临的经济挑战,都源自过去十多年来对供应面政策的忽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