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县延平乡武陵部落卡那岁地区从最早7户人家、30多口人陆续搬离,唯一留下的1户也曾离去好一阵子,直到第4代主人必勇从台南返乡,成立「卡那岁工作坊」,復刻百年前的小社聚落,復育消逝近半世纪的田地作物,也带领游客探访山林,运用祖先智慧做陷阱、射箭、辨识山羌叫声,实地体验与自然共生共存,吸引许多都市客造访。
必勇的妻子晓玉说,曾有高龄长辈说小时候吃过一种东西,很想念那个味道,却不记得是什么,老人家的神情深刻烙印在俩夫妻心中,2人不断探访找资料,得知有族人在种植1项几近失传的作物,直到问了部落长辈,才知道是消失近半世纪、只生长在台湾的油芒,曾是布农族人传统作物,但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将旱地转作水田,导致逐渐消失。
夫妻俩开始大规模復育,并开发一系列料理,更将小米油芒饭取名为「记忆的味道」,菜名贴切且有情感,晓玉说,「因为这是老人家毕生思念、难以忘怀的味道。」
除了推广料理,必勇以油芒喂养土鸡,将肉兔粪混进土壤中,增加有助恢復地力的蚯蚓,成为土鸡的食物,三者相互依存,不仅成为卡那岁主打食材,也是部落推动循环农业的铁三角,创造在地就业工作机会,逐步迈向部落自给自足的愿景。
必勇忆及第1次与妻儿回到卡那岁,孩子们立刻惨叫「手机没讯号、没网路!」他后来花了一段时间带孩子去溪边戏水、到山里玩耍,孩子渐渐不再介意上网这件事,还老是追问他:「爸,什么时候要上山?」他笑说,回乡7年了,现在手机依旧没讯号,完美保留山林应有的静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