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上应对新冠防控两大不同的对策,即多数西方国家倡导的「与病毒共存」与大陆坚持的「动态清零」。大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着名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家曾光强调,美欧等国实施共存,是因疫情一开始,就错过了早期控制疫情的窗口期,只能被迫接受疫情大爆发。此外,大陆因疫情控制得当,自然感染率低,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必须要持续坚持清零。

曾光表示,有人误把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对策当做标准来衡量大陆的「动态清零」,有必要理清两种不同对策的来龙去脉。他指出,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从新冠疫情一开始,就错过了早期控制疫情的窗口期,脆弱的公共卫生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高达5400万、累计死亡82万人,同时期大陆仅累计10万病例、死亡4千例。

虽然公共卫生防控不利,但欧美率先研制出了高效的mRNA等疫苗,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实施人群普及接种,全程接种率已达70%以上,加之颇高的自然感染率,初步建立了人群免疫屏障。但去年11月全球又遭遇了Omicron袭击,庆幸的是,Omicron主要侵袭呼吸道而不是肺部,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西方各国因势利导,重新评估了早就难以控制的发病、死亡和日益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两者的权重,当务之急是缓解社会经济压力,认为时机已到,纷纷解禁限制人群聚集、戴口罩等措施。

但在大陆方面,2020年初新冠疫情初起,作为当时最大的病毒疫源地彻底清零了,常态化防控后演化成动态清零的战略对策。儘管近两年来大陆为动态清零投入可观的资源,「但换来了避免数亿人发病、数百万人死亡」。

曾光强调,在对发病、死亡容易容忍的情况下与病毒共存,是人类的长远目标,但当前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实施与病毒共存,对大陆风险很大,不宜随之起舞。因为大陆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过去是战果,现在却是弱点,更何况疫苗接种尚有漏洞;大陆有充裕的时间,可以站在高处静观其变,没有必要在全球疫情的高峰期打开国门。

#大陆 #病毒 #西方国家 #死亡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