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在买房时,成数若直接拿首购族的八成来作设算,较有风险,因为银行会根据自身的鑑价结果来核给成数,因此,理想的方式,不妨直接以300万作为自备款目标,也包括一些装潢费的开销,银行的贷款金额以800万来计算,这样会比较保险一些。

而在寻找投资工具时,不同投资标的之年化报酬率,与准备时间的长短,这两个变数也会使每月需要存款的金额会有所不同。倘若以上述要以300万元作为自备款目标的话,倘若志明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就能买到房子,若投资标的年化报酬率为10%,志明每月要存的金额为38,000多元,但倘若投资标的年化报酬率为3%,那么志明每月要存的金额,就约在46,000多元;而如果把买房的时间放大到十年之后,10%年化报酬率之下,每月要存的金额降为14,500多元,至于3%的年化报酬率,每月要存的金额则降为21,000多元。

根据上述分析,志明可以依照其每月所得的多寡,来配置每月能用于进行ETF或基金的投资金额,再搭配其所选择投资标的之年化报酬率的情况,来概估大概多久之后可以实现买房的梦想,另外也可以依照每月所得多寡,以及想要多久之后买房,再依年化报酬率高低来决定投资标的。

而在标的年化报酬率的选择上,也有重要的技巧。例如,新兴市场资产先前在某些年度的投资年化报酬率虽高,但波动度也相对较大,尤其是报酬表现在顺风、逆风年度的表现有天壤之别;以歷史实证分析,新兴市场股市,可以在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等年度,缴出了三成以上的年度报酬率,但也能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2011年的欧债危机、2018年的全球贸易战等国际金融因为政治、经济变数而动盪不安之际,率先受到资金撤出的衝击,而使股市重挫、相关基金表现受伤,因此虽然报酬率高,但由于这种「不稳定」的特质,就不适合作为在某一时点一定得用到的「房贷自备款」的投资筹备来源。

此外,最好是由投信专业团队、资产管理公司来依照全球金融环境状况的不同来灵活配置资产,同时兼以「主动式管理」与「被动式的工具」,来布局境内外的基金达到投资标的分散的效果,且依照市况来投资基金或杠杆、反向型与商品ETF,由经理人适当操作各资产比重,来追求超越大盘的报酬表现,因为这种作法的稳定度较高,更适合作为筹备自备款财源的投资方式。

#投资标 #买房 #基金 #投资 #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