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近期受「内忧外患」多重利空夹击,美国联准会(Fed)3月会议纪要释出鹰派讯号、国内疫情升温、大陆各大城市封城导致台厂面临断链危机,加权指数12日重挫失守「万七」大关,惟13日随美股四大指数走扬,随即出现强力反弹,「万七」关卡失而復得。
受俄乌战争衝击,市场通膨仍位处高檔,美国公布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8.5%,再创逾40年高。
Fed近期频频「放鹰」,日前公布的3月会议纪要也暗示恐加大升息幅度,市场也预期,5月3~4日Fed召开例会,一口气宣布升息两码可能性高,且今年还会升息六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3月核心CPI升幅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利多解读,认为美国3月通膨率已见顶,后续可望开始下滑,预估Fed收紧政策有望不如先前预期般激进。
台股基本面仍扮演强力后盾,上市柜3月营收衝上3.82兆元,创下史上第三高、同期新高纪录,也推升首季上市柜整体营收突破10兆元大关、达10.5兆元,年成长13.07%,写下史上最强第一季表现。
不过,大陆疫情多地爆发,各地纷纷实施防疫措施,多家台厂面临停工危机,原物料运输也受阻,市场忧虑相关公司4月出货量恐受影响,月营收也将出现跳水式走跌危机,若封城持续,第二季财测恐难逃下修命运。
法人指出,台股短线仍有本土疫情增温、大陆封城、Fed加速缩表、美国科技股走弱、电子股库存调整、外资调节「六大利空」,惟考量加权指数3月16,764点、16,808点双脚型态仍可提供支撑、周线技术指标位处低檔,盘面利空若无进一步扩大,待短线利空消化后,大盘仍有望转向横盘大区间震盪格局。
就筹码面分析,国际股市持续动盪,外资今年以来已累计提款台股高达5,864.54亿元,超越2020年全年所缔造的5,394.7亿元,创卖超歷史新高纪录。
外资资金持续流出,也拖累新台币走贬,本周匯率贬破29元,创近一年半来新低,是否续朝30元大关靠拢将成关键。
展望后市,法人认为,台股第二季利多题材将仍有个别股融券回补、高殖利率、财报绩优,选股则宜锁定钢铁、金融等受惠产业供需吃紧、Fed升息等特定族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