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总统吕秀莲17日在台湾民主太平洋联盟举办的「从马关条约谈两岸新关系」论坛强调,面对中美较量与台海新形势,台湾要全面备战、避战,并应投资和平。如果在民进党执政期间,两岸发生战争,民进党责无旁贷,要负起一切责任。
吕秀莲倡议,今后开展两岸关系,应以「一个中华」取代「一个中国」,以「两岸统合」取代「两岸统一」,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制造更大的问题,当前的重要目标是要「保台」,不是要「抗中」,她并向民进党喊话「别再把我当仇人!抹黑、抹红!」
1895年4月17日,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迄今届满127周年。论坛并邀请中国时报总编辑王铭义、民进党立委何志伟、辅仁大学教授何思慎、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彭百显与谈,探讨马关条约对台湾的深远影响以及今后的两岸新关系。
「最遗憾无法当军人!」吕秀莲说,台湾当然要备战、避战,肯定三军、感谢美国出售武器,更重要的是,台湾不能停留在维持现状,那是自我麻痹,没有现状可以维持,不要以为美国会派兵保护。她并说,国际应思考为何会发生俄乌战争,影武者是谁?
吕秀莲强调,台湾民眾最怕的就是战争,民进党应大声喊「和平救台湾」,而不是在她倡议两岸和平时,对她抹红、抹黑。若乌克兰最后能成立为中立国,但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了,台湾现在还来得及,应全心全意避免战争,努力让台湾成立中立国。
中国时报总编辑王铭义则指出,100多年来,台湾在国际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从1895年4月台澎割让给日本,引发俄德英法各国干涉台海公共航路问题,以至韩战、越战,甚至当前中美战略较量,台湾始终是强权争夺战略利益的敏感区域,台湾应有智慧善用国际因素,巩固永续发展的战略利益,而不应被强权的国际因素所宰制。
王铭义并强调,有人将俄乌战争比喻为两岸关系,两者本质并不尽相同,但国际环境的现实却是值得警惕的;在大国战略矛盾升高之际,台湾应全力维繫两岸经贸交流与和平发展,这是台湾在国际保有发言权的重要凭藉。台湾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审慎评估台湾应有的战略抉择,慎防台湾被操作成为「东方的乌克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