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0日的总统大选之后,法国总统马克宏和国民联盟领导人雷朋女士,将在4月24日,再次重演五年前第二轮的两强对决。曾经说过「北约脑死」的马克宏,以及宣称当选后就退出由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雷朋,在当前俄乌战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备受国际社会的瞩目。然而,疫情过后面对通货膨胀、能源转型,以及国家定位,三个层面的议题,无论是谁胜出,都必须要面对。
法国的第一轮总统选举,投票率创20年新低。从2月底就开始积极调解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马克宏总统的第一轮投票,并没有因而受惠。原因就在于,五年前马克宏第二轮因为「左右逢源」,以三分之二得票率轻松击败当时极右派的雷朋。没想到,2018年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大幅提高燃油税,引爆蓝领劳工、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的「黄背心运动」;接下来2019年的退休金改革,触动60岁以上退休族群反弹,2020年被新冠病毒侵袭,2021年希望全境解封的「健康通行证」,则涉及疫苗强制接种和人民行动自由的质疑,在在使马克宏的执政支持度受到挑战。
在民生经济方面,结束疫情,控制通膨,两者都和「生命─生活」有关。其中疫情必须要在今年内解决,通膨则可能延宕到明年以后;无论何者,对于执政的马克宏,都相对不利。由于法国法定的生育补贴和育婴假与其他福利,原本就适用于未婚生的女性;而雷朋提出的政见之一是,当选后将提供加倍的补助给全国的单亲妈妈,这对于「不分种族,年轻女性」有实惠,也有助于重新塑造、甚至改变中产阶级与知识份子对雷朋激进右派的印象;而此对马克宏也不利。
再者,马克宏虽然当过社会党欧兰德总统内阁的经济财政部长,但执政期间的重大政策和政治争议,都涉及社会相对弱势的族群,因此,很难透过最后衝刺的福利竞选政见,挽回己身利益受损的劳工和退休族。最后,由于拿到22%第一轮选票的梅龙雄,主张要开徵富人税,并未寄望于现任的马克宏总统,因此并没有要支持者在第二轮投给马克宏。反而是官司缠身、卸任后创立共和党,右派联盟出身的萨科奇前总统(2007~2012),表态支持马克宏。简言之,就过去五年的施政观之,马克宏「中间偏右」的政治评价,当属公允。
在能源转型方面,做为核能大国,马克宏和雷朋的政见,最大的不同在于:要不要持续发展风力发电。马克宏提出今年内解决此时此刻的「能源通膨」,以及让民眾更容易取得电动车的租赁计画,都是重要的能源转型配套措施。而马克宏迄今没有实现将75%核电降低到50%目标,在俄乌战争和欧美金融和能源制裁、以及俄国能源反制裁之际,反而使法国成为受灾相对轻微的重要原因。相对于雷朋在第一轮选举结束,就明确表示,当选后就要取消所有的风力发电计画。而马克宏「核能是绿能」,要再兴建六座的核能电厂,同时加码风力发电的补贴,则是务实的赓续性政策作为,也有助于争取已经崛起的绿党,更长期「绿色选民」的支持。
在国家定位方面,马克宏和雷朋在内政上的穆斯林与移民政策,政治歧见颇深;外交上的退出北约,反而有部分的共识。相较于极右派「法国川普」泽穆尔(拿到第一轮7%的选票),雷朋在第一轮反而展现较温和的形象,不再说当选后「不用欧元,退出欧盟」,只有说要退出北约,而且要和俄罗斯总统普丁进行政治和解,还提出「联俄制中」的构想。但不变的是,她反对穆斯林妇女在公开场合,穿戴伊斯兰教的头巾;甚至反对人口占比几近十分之一的穆斯林民眾,接受国家赋予的社会福利。而且,雷朋还批评,在经歷多次重大的恐怖攻击之后,马克宏总统「移民淹没法国」的现况。儘管如此,第一轮主要支持左派梅龙雄的穆斯林,受害于社会福利变不好、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与中下阶层的选民相同,他们愿不愿意在第二轮出门投票,用选票支持马克宏,仍有悬念。
所有的选举,都是内政问题;而所有的内政问题,则都是经济问题。这一句话,用在法国的第二轮总统大选投票,虽不中,亦不远矣。在第一轮选举后接受专访,马克宏再次公开表达,反对美国总统拜登对俄罗斯「种族灭绝」的指控,并强调「乌克兰和俄罗斯,(其实)是兄弟国家(brother nations)」。自2月底,就积极穿梭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调停,在4月初惊觉法国人民终究更重视的是,日子愈来愈不好过;而且,基层民眾并不知道,也觉得不管通膨的部分原因,是否源于俄乌战争,政府都应该要先照顾好国内的民生经济,有能力之后再兼善天下。法国总统第二轮选举,马克宏能否连任,投票率高低将是重要因素,各界都在审慎观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