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本就因疫情导致经济寻求「稳增长」,再随着上海疫情衝击大陆第2季甚至全年表现,让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眾多改革步伐放缓,这从今年大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同富裕」一词仅出现一次、加上随后宣布房屋税的暂缓试点等政策迹象都显露出一定端倪。

上海台商认为,经过这次疫情,可能会提供大陆官方更多政策思考空间,以前几年严格打击互联网平台垄断为例,却看到上海这次防疫,依赖的是美团与京东等巨头,才得以快速安排外卖外送等民生保供,甚至京东更传出採「自杀式物流」,准备14批人送货到上海,即便被隔离也能确保天天送货,这些都是只有大公司才有的本钱。

此外,面对这波严峻疫情导致上海港的运输阻塞等情形,也有台商认为,是否会影响大陆未来对「内循环」、「外循环」的政策态度有所改变也值得观察。

根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大陆官方虽打击互联网平台等科技公司的某些措施仍在继续,但「共同富裕」计画的许多部分已经消失,主因在于大陆政府将优先事项转移到支持经济稳增长。

观察「共同富裕」本是去年的高频热门词,持续出现在大陆媒体、学校以及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层演讲中。去年中共「六中全会」决议时,更8次使用「共同富裕」一词。但看到今年3月「两会」,在长达1万7000字的政府经济工作报告中,「共同富裕」减少到仅出现一次。

甚至近期更多大陆经济与产业政策调整,也凸显「共同富裕」目标出现放缓迹象。包含原将扩大试点的房屋税,大陆财政部3月下旬改称,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下,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随后4月初大陆证监会也修订规范,放宽中美跨境监管限制,成为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利多消息,也被解读为缓解中美资本市场的强监管紧张局势的橄榄枝,好能帮助企业来挹注经济局势。

不过,大陆政经专家认为,北京当局当前推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多是一种战术变化,而不是彻底放弃习近平的计画,因为这本来就是长远目标。「共同富裕」是承诺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一个可推动国内消费的中产阶级,减少经济增长靠债务推动的依赖。先前在大陆打击各种被视为扩大贫富差距的行业,包括课外辅导、网上金融产品和网上购物。许多企业裁员,甚至申请破产。疫情过后,大陆如何持续推动「共同富裕」,还有民营企业未来角色,都令外界关注。

#房屋税 #打击 #上海 #目标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