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破崙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到二次世界大战,强权的合纵连横没有什么大道理,基本上就是建立在权力平衡的考量,防止任何独霸支配国际体系。战后,原本携手的美国与苏联翻脸,演变为两强对峙的局势。中共在1949年建政,以意识形态跟苏联结盟,终究因领土纠纷及领导之争而决裂,让美国有机可趁投其所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俨然独霸,中国则韬光养晦。然而,美国自从911事件以来疲于奔命,不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民主党籍的美国总统欧巴马下台前揭橥「重返亚洲」,然而李伯大梦,中国已悄然崛起。非传统共和党籍的川普出乎预料入主白宫,大体採取联俄抗中,在经济上对中国予取予求。民主党卷土重来,欧巴马的副手拜登把重点放在国内重建,儘管自诩外交老手,自己当家作主却相对保守,至少不愿採取攻势,不像过去意气风发。他上台后毫无眷念撤军阿富汗,双手一摊,难免让盟邦质疑美国政府信守防卫承诺的决心,更不用说扮演大哥角色的能耐。

美国既然连中东都可以弃守,将阿富汗拱手交给俄罗斯、中国、伊朗及印度,此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原本是已打了8年战争的沉痾宿疾,拜登却不只大张旗鼓号召世人实施经济制裁,还源源不断提供乌国军事援助,唯一的解释是对莫斯科介入2016年的总统大选耿耿于怀,希望代理人战争能加以拖垮。然而,俄罗斯的能源及粮食尚能自给自足,面对北约的节节逼近是可忍孰不可忍,普丁不可能束手投降。美国无计可施,只能寄望中国拒向俄国伸出援手。

照道理,美国对中国既然有所求,如果要联中抗俄,即使不是低声下气,至少也应晓以大义。然而,白宫的作法是语带威胁,只有棍棒、没有胡萝卜,更何况先前还为了气候变迁吁请携手合作,令人纳闷为何前恭后倨。除非美国相信可以在国际政治、经济及环境的场域进行有效切割,颐指气使,应是判断习近平面对年底的二十大,暂且隐忍、无意计较。另一种可能则是没有把北京看在眼里,毕竟中国的军力尚不足以挑战美国,特别是核武,应该不敢造次。

那么,中国是否会忍气吞声,选择跟美国一鼻孔出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上的「印太战略」,华府毫不掩饰软围堵的目标就是北京。万一莫斯科战事不利,唇寒齿亡、兔死狗烹,美国接下来要处理的对象绝对就是中国。因此,中国即使不能明目张胆与俄罗斯结盟,至少也要维持表面上的中立。换句话说,美国既然好整以暇,中国没有必要投怀送抱。

当年乌克兰在美苏见证下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放弃核武,美国当时的假设是独自与俄罗斯周旋比较方便,要怪基辅的政客被柯林顿的甜言蜜语所骗。今天,拜登忽然扮起救世主的角色,相当荒谬。要是美国在台湾海峡故技重施,可以想像,白蛇半夜放毒、许仙白天解毒,稳赚不赔。歷史教训是,共和党的一向作风是真小人,财团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民主党则是满嘴仁义道德,民主自由是擦脂抹粉用的,用现在流行的用语是「认知作战」,基本上是偽君子。

总之,从19世纪末以来,美国眼中的中国就是庞大的市场。(作者为国立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学系教授)

#俄罗斯 #莫斯科 #苏联 #政治 #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