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中国大陆与索罗门群岛正式签署《安全合作框架协议》,立即引发美、澳、纽、日等相关国家的质疑与高度关切,我外交部亦认为此举「凸显中索协定威胁区域安全的严肃性」。此协议之所以招致各国反感与眾怒,主因在于索方将可要求中方派遣公安、武警、军事人员、执法及武装部队赴该国协助维稳;中方船舰也可停靠索国港口进行运补作业。然而此协议出台并不突兀,事实上早已有迹可循。
2019年9月,在1周之内,南太平洋的索罗门群岛与吉里巴斯相继与我断交,并与中国大陆建立外交关系。此事直接损及台湾的重大利益,但就西方民主国家而言,台湾重大利益受损事小,美国及其盟邦的印太战略受阻才是大事。
大陆与索罗门群岛、吉里巴斯建交后,其势力已突破美国战略封锁的第二岛链,而逼近第三岛链。当时即有学者推测,倘若中国在索罗门群岛建立海军远洋补给基地,将直接衝击美、澳对附近海域的掌控权。復因吉里巴斯是同步轨道卫星重要接收站,如果中国在此重建卫星站,为其将来对美从事太空战将有极大助益。看来当时的推测已部分成真。
儘管美、澳等国忧心忡忡,索国总理苏嘉瓦瑞强调该协议并非针对传统盟友,而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国内安全局势」,而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亦称双方合作符合索方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共同利益,且「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但对于一向扮演南太平洋岛国外交事务「上级指导员」角色的澳洲政府,《中索安全协议》无疑是澳洲外交上难堪的挫败,也直接动摇了她在该区域的霸权地位。难怪澳洲政府气急败坏地表达对该协议的签署「深感失望」,而该国反对党工党则称,这是80年来「澳洲在太平洋地区外交政策的最大失败」。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表示,《中索安全协议》的广泛本质就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索国部署开辟门路。美国随即安排印太事务协调总监坎贝尔和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康达访问索罗门、斐济和巴布亚纽几内亚等3个太平洋国家。我外交部亦呼吁索国政府切勿沦为中方的军事筹码,协助中方扩大其太平洋军事据点。
然而,在台美中三角博弈中,台湾目前採取「联美制中」策略,台、中处于敌对状态,而美、中又因经贸与地缘政治问题形成对峙,陷入「孤雏」角色的北京必然会有「提升角色」的动机。前述北京对台发动外交战,造成台湾断交潮的目的并非只是教训蔡政府,而是要改变其孤雏角色,从三角关系外寻找奥援与支撑点,进而逆转赛局中的不利情势。
此番中索签署安全协议对外名义上宣称是为了索国内部政局的维稳,实则是突破美澳战略上的岛链封锁,继续东向广大的太平洋挺进,并彻底扭转三角赛局的劣势,逆风而上。(作者为台湾对外关系研究暨发展协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