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尊贤表示,针对在气候变迁下,农业部门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增加土壤碳匯的相关技术推动,关键目标在于推动农地的面积数量。
在减碳排农耕制度方面,在维持粮食安全前提下,如何减少水稻生产面积是第一个有效减碳排的策略。这部分的首要行动计画包括绿色补贴、大粮仓计画、配合水情计画下的大轮作系统规划、循环农业与农机补助等计画推动。第二行动方案是发展减低甲烷排放的水稻育种技术,以陆稻栽培系统为主。
陈尊贤表示,在土壤碳匯管理技术及低碳排作物耕作制度下,国际各国长期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在优良土壤管理技术与耕作制度下,土壤碳匯速率每年每公顷可增加0.2至0.8吨碳。这些技术包括:有机物添加或堆肥施用、将作物残渣全部回归农田、不耕犛制度、水土保持式耕犛、地表覆盖式耕作、农耕地转为牧草地、草生地栽培、农地造林等。未来实际在台湾推动农业土壤碳匯可朝台湾红壤地区及低肥力区,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推动增加草生地栽培与新增木竹材林地面积,可明显增加台湾土壤总碳匯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