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减碳倡议组织(CDP)报告表示,2020年全球已有853家企业实施「内部碳定价」(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另有1,159家企业宣称将在2年之内实施ICP,数量年增26%。预计二年后,全球将有超过2千家企业加入内部碳定价的行列。中国信托投信表示,追求减碳已成共识,将促成新兴商业模式,相关商机油然而生,推升ESG碳商机基金的能见度。
各国朝向减排目标前进,已实施碳权交易或碳税国家占全球GDP达85%以上,全球两千大企业中更有超过二成已宣布碳排目标,且严格要求供应链商跟进,一场决定企业生存的净零赛局已展开!
目前正募集中的中国信托ESG碳商机多重资产基金经理人张正鼎表示,全世界碳排量第一名的中国,在2021年宣示碳权交易正式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其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40亿吨,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2%;欧盟2026年起对钢铁、水泥、电力等产业课徵碳税,若减碳不足,税赋将成本大增。
张正鼎指出,「此时正是碳商机长线布局的好时点。」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有29个国家或区域设置碳交易所,全球已建成的碳交易系统有24个,碳排商品化获利近年直线上升,既可因应循环性通膨压力,也掌握长线增值潜力。根据瑞士信贷报告,碳交易市场规模快速攀升,近年全球碳市场价值已达到2,700亿美元,其中以欧盟最大,约1,500亿美元,中国次之高达400多亿美元。随着碳市场普及,交易量越来越庞大,2021年碳交易量高达8,000亿美元,约为2017年八倍以上,快速增加的交易量,显示碳商机于市场的庞大潜力。
张正鼎说,中国信托ESG碳商机多重资产基金瞄准「碳捕捉」、「碳避免」、「碳降低」、「碳交易」四大关键碳商机,筛选出对全球环境有利的优质企业,而透过ESG机制、碳商机双重条件严格筛选,并排除投资ESG高风险企业,选出如德国绿建筑建材厂商斯蒂科(Steito),萃取木材中的纤维素加工成为隔热绝缘材料,股价三年内上涨467%;挪威知名碳捕捉业者艾克(Aker),协助传统水泥、工厂、发电厂等业者执行二氧化碳捕捉、储存的整体解决方案,2021年2月挂牌后,股价涨幅达82%。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