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应留意东南亚国家碳税政策,勤业眾信25日指出,印尼原定2022年4月课碳税,因应疫情与地缘政治延至7月实施,其标准为每公斤二氧化碳当量(CO2e)课徵印尼盾30元(约新台币0.061元),且2025年起扩大实施。

另目前新加坡规画自2024年起逐步调高碳税,预计在2030年达到每吨新币50~80元等级(约新台币1,065元~1,704元),对于碳排量偏高的台商将是一大成本。勤业眾信建议,台商应尽快调整投资架构或导入新兴科技达到减碳目标。

欧盟理事会近期就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一般性原则已经达成共识,为了降低徵税复杂度以及企业遵循成本,欧盟设置CBAM豁免价值门槛,若是进口人每批货物进口价值低于150欧元(约新台币4,725元),则不用负担CBAM义务,预计有1/3进口欧盟货物可以适用排除门槛。

除了欧洲新规定以外,台商也要留意投资地区法规。勤业眾信(Deloitte)税务部资深会计师洪于婷指出,新加坡是亚洲最早实施碳税者,自从2019年起对每年排放2.5万吨以上温室气体企业(包括发电厂及半导体公司)要求登记申报并且课碳税,针对超过2.5万吨排放量徵收每吨新币5元(约新台币107元)。

新加坡财长也在近期公布星国预算案,自2024年起将碳税税率提高至新币25元(约新台币533元),自2026年起再提高至每公吨新币45元(约新台币959元),估在2030年每公吨课徵新币50~80元,用于协助企业落实绿色转型。

而印尼计画自2022~2024年对燃煤发电厂碳排放设定最低碳税税率,若碳市场价格低于标准,则依照每公斤二氧化碳当量(CO2e)课徵印尼盾30元,也就是最低碳税税率,若碳市场价格超过其标准则依市场价格为定。

另外印尼自2025年后採分阶段扩大碳税课徵规模,企业估计将会优先适用,台商也难以幸免。洪于婷建议,台商企业应持续关注各地碳税动态,依政策调整供应链以因应改变。

#台商 #企业 #课徵 #勤业眾信 #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