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讯号显示货柜航运起风了,有望赚到一波出货小旺季。在大陆持续在防疫与经济寻找新的平衡点,随着愈来愈多生产基地復工復产,据多家航商、货代业的观察,本周货量出现止跌回升讯号,较封控前减量降至二至三成,5月15日以后美国线舱位几乎全满,且美东线出现加价订舱行情。
再者,对照4月29日公布最新一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下跌18.68点至4,177.3点,虽然连续第15周下跌,但跌幅逐周收敛到0.45%,且主要航线美西线运价平盘二周后,本周小涨0.36%,惟美东线、欧洲线续跌0.15%、0.53%。
航运业者解读,大陆防疫封控造成供应链断链,引发缺料、缺工、运输不顺、塞港等问题,都需要一段时间回復,接着五一长假,多个城市鼓励就地过节、採取封闭生产,应该很快可以看到货量释出,随着货量、运价两个翻转讯号出现,515(5月15日)会是第一个关键时刻。
据了解,多家航商看好积压或延迟货量将在五一后陆续出笼,一旦货量回升将带动运价,已计画在5月15日调涨美国线运价,调幅约在1,000美元上下。这是近期航商第三次尝试闯关调涨价格。
观察4月来SCFI指数表现,累计单月跌幅3.9%,主要受欧洲线下跌6.86%、美西线下跌0.35%影响,惟美东线逆势小涨2.25%。换言之,远东至美国线运价虽然陷入长达盘整期,但其实跌幅有限。
在大陆封控期间货量减,但运价可以获得支撑,市场传出航商其实有「撇步」,疫情期间各国港口防疫管制严格,造成陆路运输、码头工作效率降低,船舶无法准时回来降低周转率,固然造成舱位吃紧,但眼看上海长三角地区封控,工厂进料、出货困难,有些航商也开始技术性抽船,等到货量增加再伺机投入营运。
至于欧洲线,除了大陆生产基地出货受阻的问题,还有俄乌战争因素干扰,加上航商投入的船型较大,运价修正幅度相对大,本周跌幅已收敛至0.53%,近日市场现货价出现1.1万美元保卫战。
法人表示,进入5月有三项利多因素有利航运业,包括大陆持续在防疫与经济寻找新的平衡点,愈来愈多生产基地復工復产,货量可望逐渐放大;另外,美西码头工人工会劳资谈判5月12日开始,避免受干扰,也可能出现提早拉货囤货、转往美东线的情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