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极端气候频传,为了减少农民衝击,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昨天宣布,农业天然灾害现金救助额度原以平均生产成本的10%至20%计算,考量近期物价及参酌各产业生产成本,农委会拟调整192项救助额度,平均调整幅度逾2成,甚至有原本每公顷救助11万5000元的品项增为42万元、增幅近4倍,预估每年要多花费1亿余元,但也遭质疑是为了年底选举大撒币。

对此,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强调,调整天然现金灾害救助额度,主要考量为对产业有无帮助,「不是选举到就撒币」,天然现金灾害救助仅占生产成本1至2成,还要遇到天然灾害,且受灾害影响逾2成才能请领,「严正驳斥大撒币」。

至于调整后是否会造成农民投保农业保险意愿下降?陈骏季强调,内部曾对此进行评估,认为此次调整的幅度不会降低投保农业保险的意愿,若要提高保险覆盖率会朝强化宣导、理赔制度、保费检讨等方向。

陈骏季进一步指出,因应5月汛期将至,除了调整救助金额外,4月25日也公告包括西瓜、香瓜等40农渔品项纳入天气参数,中央可以主动公告救助品项,且只要达到天气参数指标,就可以使用简化措施,如果有种植客观证明文件更免现勘、直接造册,过去要45天至60天才能领到救助金,使用该措施后估计最慢只要1个月就能领取。

另农委会也开发「农产业天然灾害现地照相APP」,陈骏季表示,公所人员可利用该APP拍照即可定位该地籍资讯,资料也会同步上传至农粮署天然灾害救助系统、加速勘灾,也规画开放农民可以自行使用。

陈骏季指出,因应极端气候,农委会也增加滚动式仓储的贮存量及时间,从原先5月至10月、4000吨的贮存量,延长至4月至11月间执行、数量也增为5280吨,在大规模天然灾害发生时可以有效稳定蔬菜价格。

#大撒币 #品项 #陈骏 #额度 #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