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会建议中正纪念堂应拆铜像,保留堂体后转型为「民主歷史记忆馆」。然而,中正纪念堂具备国定、市定古蹟的双重文资身分,铜像能否说拆就拆?促转会代主委叶虹灵表示,古蹟本体是堂体,铜像则不是;若要移动,可依《文资法》提出计画说明移除过程如何保护堂体,只要文资委员会审核通过就可拆除。
促转会5月底解编,昨提前举办成果发表会。叶虹灵指出,促转会4年来成果可分三方面,分别是建置基本工程、发展论述、引入多元民间参与;专案式延伸领域,让人民理解白色恐怖歷史;与社会沟通让资讯普及化。
对于转型工作的未来难题,叶虹灵说,台湾社会将面对新檔案的开放,但从监控檔案可看到被害者姓名,却不见加害者姓名,这需要修法解决。
针对中正纪念堂转型,叶虹灵说,中正纪念堂全区都有文资身分,但依文化部文资局解释,古蹟本身指「堂体」,铜像不是古蹟本体。未来若要移动,主管机关可提施工及维护计画交文资委员会审查,确认移除过程不会破坏堂体,审查通过就可拆除。
对此,国民党立委蒋万安表示,中正纪念堂不应由任何一个政党或少数官员片面决定怎么改变;而他先前提出「台湾建设纪念馆」概念,就是要让中正纪念堂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入更多元素,丰富园区,但最后该怎么做,应由民眾共同参与凝聚共识后再决定。
长期关注转型正义议题的民进党立委吴思瑶则说,叶虹灵提出拆铜像、保留堂体的主张,相信社会对这项主张会有共识。至于堂体是否一併拆除,确实有人认为建筑体充满封建宫廷思维该拆,但也有人认为以保留,这部分确实比较分歧。
叶虹灵表示,促转会已规画中正纪念堂转型计画应包含5大工作项目,包括《国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组织法》修正、以竞图徵件遴选规画设计方案、变更都市计画、拟定文化资产配套相关计画,及在推动中长期工作的同时可先启动「转型前导计画」。未来促转会解编前,将建议由行政院「推动转型正义会报」确立转型目标,明确订定中长程转型计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