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指出,希望在本世纪末(2100年)限制地球升温1.5度C的气候行动,目前正濒临宣告失败的边缘,升温幅度甚至有可能超过3度C,导致前所未见的热浪、巨型风暴、大规模水资源短缺,及数以万计的动植物灭绝。

IPCC创设于1988年,目的是希望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认知状况、气候变化原因、潜在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综合评估。最近的这一份报告完整说明了:气候变迁的原因(各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后果(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调适能力与限制)和解决方案(2050年前快速减排所须的各种路径)。

报告中不仅列出一长串违背气候承诺的黑名单(包含国家与企业),更首度将目光投向一般消费大眾,呼吁所有人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时挽救不可逆的悲剧发生(It’s now or never.)。如果可以在2050年前让所有产业的能源需求下降,也许就能减少40%~70%的温室气体排放,其效果远远好过各国一直以来空有承诺、实践不足的减排计画。

这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积少可以成多、滴水迟早穿石。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自行携带环保餐具、随身水壶的人愈来愈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骑单车在城市里穿梭的人也不在少数;投入友善环境、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创事业一家接着一家开张;再加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推波助澜,「企业社会责任」(CSR)、「环境-社会-治理」(ESG)、「永续」(Sustainability)成为各大企业、甚至是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以笔者服务的公司为例,我们向来希望可以公平对待各利害关系人,从创业初期的三大利害关系人-客户、同仁与股东,到后期纳入社会/区、环境与供应商,透过兼顾重要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方式,让世界因为有我们的存在而愈来愈好。

也因此,从2010年到2020年,虽然我们的营运据点与员工人数双双增加近五成,但同时期的每人平均用电碳排量则是减少超过五成;几年前开始盘点服务碳足迹,2020年的每笔服务碳足迹,经查证也较2015年下降超过五成。这一切,全有赖于每一位同仁的日常投入,坚持选择一种永续的生活方式。

我们也希望可以影响更多人一起努力,于是我们主动伸出手协助社区打造美好家园,从各式各样的环境维护与讲座、清洁防疫回收、修补纱窗、简易水电修缮,到亲子DIY、故事屋、节庆活动等,都是我们同仁社区服务的范畴,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股传递共好精神的无形使命。

每一个行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永续使命,金融业可以透过放款融资的引导功能,协助客户一步步实践减排;制造业可以加强减排领域的创新研发,提升自家产品与客户使用的减排效率;甚至是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减排发想,如以植物为基础的健康饮食、减少食物浪费和过度消费、减少冷暖气使用、改採远距工作、汽车共享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定义的「永续小尖兵」。

四月天高温飙破30度C、农作物歉收机率大幅上升、未知疫病随时可能蔓延…,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或是我们还需要等待什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拯救自己、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就从现在开始!

#度C #客户 #减排 #自己 #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