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的老化、少子化,未来将对台湾的消费能力、产业发展、医疗支出,与财政收支带来重大的衝击。因此,各部会积极地鼓励提高生育率以及规划社会福利支出、长期照护制度。
但是台湾目前年轻人崇尚自由,加上房地产成本高涨、租金攀升、薪资停滞、托婴制度又不甚妥善的情况下,欲大幅提高生育率并不容易。而长期照护制度的规划只是消极的因应,让老人有更妥善的照应,但并不能积极主动解决人口老化、少子化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解决人口老化、少子化的问题,应从「主动积极」与「操之在我」层面着手,包括:调整台湾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妇女、中高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才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高科技产业对台湾就业、国际竞争力的效益不言可喻,但高科技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台湾的土地、人力、人才、水电等资源产生不小的磁吸效果,因此,应否无限制的扩张,值得审慎评估。
在政策上,应透过科技带动台湾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来调整目前台湾产业M型化的问题,例如半导体晶片可以装置于无人机进行施肥,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大数据可以提升台湾服务业的精准行销;以及自动化、智慧化有助于台湾传统产业的智慧制造,得以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力。
在服务业方面,服务业的松绑、产业化、科技化,可以减少中低阶人力的需求。目前国内的服务业规范和管制太多,再加上市场太小,没有国际竞争力。如果能够适度的引导迈向产业化,对服务业的主管部会设定产业化的指标,一定可以协助服务业的成长。
例如要求金管会的KPI包括:直接投资的比重提高、新的金融商品每年的成长比率、证交所与柜买中心引进多少上市/柜、兴柜公司家数。要求卫福部的KPI包括:医院降低全民健保的依赖程度。要求观光局的KPI可以纳入:推动国际医疗观光的进展、国外观光客人数增加情形、国民旅游产值的增加情形等。如此一来,在产业化、和法规松绑的同时,配合科技化的努力,改进商业模式,将庞大的超额储蓄、海外投资保险资金导入国内,透过资金的增加,精进商业模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高薪的就业机会。
当然,不少人认为台湾服务业内需市场小、缺乏国际竞争力,但是台湾有10兆的超额储蓄、30兆的保险资金,这些钱投入房、股市造成泡沫,或者流入香港、新加坡,支援其他国家的建设,反而楚资晋用。以长期照护为例,如果松绑法规助其产业化,可以把过剩资金导入照护产业,提升商业模式,未来创造的就业机会就不只是外籍移工、照护人员而已,而是可以吸引更多陪伴商机、金融理财、辅具、养生业者,甚至相关心灵谘商的业者。一旦产业规划完整,而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甚至可以吸引日本、欧美人士来台长期居住(long stay),市场将进一步的扩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提高劳动参与率上,不少妇女二度就业的意愿不低,但是在托婴服务配套不足,无法兼顾家庭、照顾长辈的情况下,打了退堂鼓。因此,提供妇女二度就业的友善环境,包括:工作时间的缩短、工作的弹性、托婴制度的建立等,才能鼓励她们重新投入职场。至于中高年龄人士,随着通货膨胀、退休金的萎缩,中高年龄者投入职场有其需求,但长者投入职场可能面临社会的异样眼光,以及技能的不足。因此,透过宣导,让社会可以对投入职场中的老年人加以尊重,以及提供适度的就业前训练,才足以提升中高龄者二度就业的可能性。
面对高龄少子化,台湾过去不断的引进外籍移工,而今,外劳来源国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明显提升,向外输出的机会降低,加上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开始积极争取外劳的引进。台湾对外劳引进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如果不在制度上有所调整,透过科技、法规松绑,强化竞争力,未来台湾的服务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
最后,数位转型、净零碳排是未来10年产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转型,政府应该好好把握机会投入更多资源协助企业升级转型,进而提高竞争力,创造高薪的工作机会,才有能力引进更多国外高阶人才,强化台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有计画的加速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劳动参与率,就不担心台湾人口老化、少子化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