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殖利率飙涨,连带牵动台债利率劲扬,并且使国内金融业者大受「价损」衝击,目前已知,各银行净值受到衝击的程度,依其投资规模以及列帐方式的不同,净值折损程度大约在20至逾百亿元不等。

据悉,部分银行不仅开始评估是否提前处分认损来「止血」,金融圈更普遍预期,为了弥补净值折损影响资本适足率,恐怕银行在下半年发行次顺位债券的规模将会大举增加。

银行业者指出,银行现在面临的价损衝击,不只来自于美债投资,连同台债投资也受到衝击。以台债10年期殖利率来看,今年2月上旬仅有0.72%左右,但近来最高曾达1.54%,这部分倘若是帐列在OCI,也会造成银行的评价损失。

至于眾所瞩目的美债殖利率则更不用说,最具代表性的,亦为银行投资天期大宗的10年期殖利率日前已破3%,之后虽回落,但仍在2.9%以上水准,也同样使银行净值面临价损衝击。

根据多家银行内部估算的结果,每家银行依据其债券部位列帐方式及投资多寡的不同,净值折损从20亿元至逾百亿元不等;银行财务主管表示,美债殖利率飙涨的幅度已远超乎金融业者原先预期,先前大家多数以为3%是高点,现在已上看到4%,也因此引发银行已陆续开始针对净值影响资本适足率的部分提出因应。

金融圈人士透露,为避免净值折损过剧影响资本适足率,现在银行内部已在讨论两种作法,一是开始认赔,也就是直接处分,但这样会直接在损益表折损获利,甚至会使银行的单月获利转盈为亏;二是扩大发行次顺位债券来弥补资本适足率。金融圈也普遍预期,下半年恐怕银行发行次顺位债券的规模将大举增加。

银行业者坦言,由于监理规定对于银行业者的净值和资本适足率的连动性标准严格,也直接以此来限制银行业者的放款、投资、财富管理等各类主要业务可扩张的规模,哪怕一家银行净值受到债损衝击的幅度不到100亿,但对于银行的展业造成相当的限制,使得银行必须为此火速思考因应对策。

#殖利率 #折损 #银行业 #投资 #发行次顺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