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延烧,跨境旅游业沦为重灾区。不过,新型态的旅游电商是数位原生产业,因此能在衝击之下弹性应变、快速转型。Klook台湾资深市场行销总监林耀民表示,近两年来Klook专注国旅开发,并增加道地特色体验行程,包括宅度假、邮轮和租车等新商品,同时透过三大策略,成功在衝击下找到与疫情共处的生存之道。
2021年虽本土疫情爆发,但Klook的国旅营收,逆势超越疫情前(2019年)整年度营收表现、月活跃用户数量亦远超过疫情前的规模。
去年业绩逆势翻倍成长
疫情延续超过二年,位于「海啸第一排」的餐饮与观光旅游业几乎快灭顶。尤其2021年5月台湾本土疫情突然爆发,让原本旅游业赖以维生的国旅订单,一夕间又瞬间归零。林耀民直说,「我们一度觉得消费者不见了!」,所幸,随着后来国内疫情逐步趋缓,加上Klook策略调整,仅用二个月业绩就反弹回升,带动Klook 2021年整体销售与预订数量较2020年增二倍之多。
谈到近两年与疫情共处的生存之道,Klook主要有三大策略。首先是专注深化国旅产品。林耀民说,过去没有疫情的时候,Klook都以出入境的产品为主,国旅并不是经营重点。疫情衝击下,Klook转向开发当地特色行程为主,同时扩张产品线,包括新加入饭店住房、高铁国旅联票等交通类产品,也加入如大型展演活动,涵盖玩乐、住宿、交通等,深度耕耘国旅市场。
此外,为因应反覆不定的疫情,Klook将平台上许多商品加上「弹性规划、免费退改」政策。Klook全球数据显示,标注有「免费取消」的商品转换率是其他商品的14倍以上。而去年Klook也推出能「先买后订」的线上住宿券,在本土疫情逐渐获得控制的7、8月,每个月平均流量增长达到疫情时的五倍。
第三个策略,则是帮助供应商数位转型。林耀民说,旅游供应商过去数位化程度不足而错失许多订单,Klook看到供应商的困难,推出全新品牌「Flickket」,提供专属技术,支援商家数位转型。自2020年至今,加入Klook以推动数位转型的商家数量成长了八倍。
举例来说,新世代的旅客消费模式与过去不同,更多人期待从头到尾「无接触」的使用体验,不过目前多数商家都缺乏相应的技术。透过Flickket,商家可以直接使用无接触离线结帐功能,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亚洲20多个景点使用。
此外,Klook也与Google观光景点(Google Things-to-Do)整合,让消费者查找资讯、结帐都能一键完成,对台湾商家来说,则可提升能见度,让更多国际旅客看见。
疫后旅游仍是硬需求
近期,台湾本土确认案例衝破新高,不过随着疫苗接种普及,加上政府与民眾态度改为与病毒共存,林耀民对2022年疫情过后的旅游復甦仍然抱持正面乐观看法。观察2022年疫后旅游趋势,林耀民认为,旅游仍然是「硬需求」,而三~五人的小团出游、户外行程、自行租车的模式将会是疫情下的主流模式;此外,在疫情状况反覆之下,具有弹性退改政策的商品也将持续受到消费者欢迎。
在消费者部分,林耀民则观察,疫情过后,用户将更精打细算、更重视购买行为所创造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追求「物超所值」。「例如预订住房送SPA券、预订租车买贵退差价等、预定交通票券送咖啡等等」,都会是相当受欢迎的商品。
另一部分,时间长但步调缓慢的「慢旅行」(Slow Travel)逐渐流行。如果从国外部分已开始恢復跨国旅行的地区来看,旅客似乎尽可能拉长远离家园的时间。
GlobalData数据显示,超过十晚的旅行(22%)比一~三晚的短暂休息(14%)更受欢迎;加上愈来愈多人习惯远距办公,「数位游牧者」比例升高,也进而推升对长期间旅行的需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