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使用达35年,文化局提出「基隆美术馆展场提升计画」工程案,去年6月动工,近日内部整修后空间曝光引发话题,其中7楼观眾中场空间为一大亮点,市府将靠近港景的外墙改为落地窗,打开原先封闭式空间,未来能直接对望基隆西岸。
文化中心1985年落成启用,前身为日治时期1903年兴建的「基隆公会堂」,不仅是全台首座文化中心,也扮演基隆艺文推广的重要媒介,内部更设有市立图书馆及阅览室,每逢假日许多学子、民眾前来。
文化局长陈静萍说,因建物已长时间使用,有老旧及漏水等严重问题,向文化部争取2亿4000万元经费,计画重新翻修,包括文化中心场馆整建升级、基隆美术馆提升计画,配合前年底开工的「演艺厅暨周边装修工程」,以美术馆规格将文化中心1至3楼一併规画成展场空间、重新打通1楼动线;4至7楼迴廊则整建为新的休憩空间。
文化中心去年6月封馆动工,并使用帆布网遮掩,日前建物外围工程逐步完工,建商趁雨势稍歇,卸下周围工程鹰架,逐渐露出整修后新的风貌,亮丽外观引发讨论;近日内部整修后画面曝光,再次成为话题。
文化局指出,4到7楼属于演艺厅外厅,其中7楼平常是提供观眾中场休息的空间,原为封闭场馆,市府决定将靠海港部分外墙拆除,改为落地窗,除引进明亮的光线外,还可一览基隆港区及西岸山城美景,另外,在设计时特别保有原先古典设计元素的「迴旋梯」,将新旧建筑特色进行融合,所有工程预计7月底前完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