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东协5月12日到13日在华府举行实体峰会。双方决定于今年底把双边关系由战略伙伴提升为有意义、具实质且互惠互利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拜登同时宣布,美国与东协关系进入「新纪元」,并任命国家安全会议幕僚长亚伯拉罕出任悬缺5年的美国驻东协大使。

东协10国其中缅甸军事政变领袖敏昂来没有获邀,菲律宾因为政权即将交替,所以杜特蒂也没有参加,因此一共是8国领导人与会。8国里面,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柬埔寨与印尼3国。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积极扮演美国与东协的桥梁角色。俄乌战争爆发后,新加坡谴责俄国并参与美国领衔的对俄制裁;3月底美国拟邀东协领导人到华府峰会,但因有些人无法参加而被迫延到5月,原订时间变成李显龙一人到白宫与拜登会晤;5月,李显龙又再访白宫参加峰会。这样对美国力挺,反映出新加坡外交的传统:拉住各方强权在亚洲维持平衡,从中争取小国最大利益。这由李显龙在峰会后的讲话看得最为清楚。他说:「没有其他人能取代美国的角色,而今区域的势力平衡在改变,所以我们更加感谢美国能继续保持参与。」

柬埔寨是东协的轮值主席。在峰会之前,柬埔寨一位高阶官员表示,美国必须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与东协领袖见面,且拜登若要证明对东南亚是认真的,就应多花一点时间与东协领袖进行双边会谈。我们平常观察国际会议,除场内决议外,更关切的是场外的两两双边会谈,那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但这次却没有双边会谈,连柬埔寨这个轮值主席国也没机会和拜登单独会谈。对这点,柬埔寨应该有一点失望。

印尼是G20的轮值主席国,但佐科威也没机会与拜登单独会谈。美国希望印尼今年G20峰会不要邀请普丁,但印尼最多只做到同时邀请俄、乌两国元首参加。峰会后发表的联合愿景声明也呼吁双方立即停火,强调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但没点出俄国之名。美国说不会要求东协选边,其实是美国也无力要求东协选边。

这次峰会也没点出中国的名字,但大家都看得出美国剑指中国的布局。所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4月21日在博鳌论坛开幕讲话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拉高关注的视角到全球层次。大陆外长王毅则在低一个层次,对个别国家进行固桩,5月6日跟印尼统筹部长卢胡特举行视讯会议,强调任何地区战略都应该是互利共赢,不是零和博弈;8日跟柬埔寨外相布拉索昆视讯,呼吁亚洲国家应审慎并抵制任何挑衅。

王毅表示今年中国举办金砖峰会,柬埔寨举办东协峰会,印尼举办G20峰会,全球治理进入了「亚洲时刻」。中国愿助柬埔寨在其中扮演建设性的角色。这在柬埔寨听起来就悦耳多了。

中国高举的亚洲时刻,对上美国宣布的新纪元,将美中地缘政治较劲带入了新的阶段。亚洲国家本就有自己各自的梦,对中美两国的亲疏关系也各自不同,美中两国经营东南亚的用力深浅也各有不同。然不管美中如何较劲,东南亚的重要性日渐升高都是不争的事实。这都是我们作政经布局时必须考虑的背景情境。

(作者为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

#柬埔寨 #峰会 #拜登 #中国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