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PCR确诊塞车,中央疫情指挥中心15日开放65岁以上快筛阳性,且经医师评估者予以投药。然而此族群染疫占率为13%,以每日确诊新增6万多例来计算,每天将有8千多人符合资格,为数庞大,其实可就箇中风险较高者优先予以投药。
Omicron死亡风险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以香港来说,7成以上死亡人口大于80岁,而台湾目前将近5成。其次是疫苗施打剂数,以80岁以上来说,香港未打疫苗死亡率高达16%,打1剂降到7%,打2剂降到4%,而打3剂降到1%,至于台湾,打3剂的死亡保护力达87%左右。因此,应就超高龄、未打疫苗,且快筛阳性者尽速投以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对未打疫苗者较为明显,因充分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已大幅降低。
台湾每日新增案例已4天都停在6万多例之谱,这有两个可能,一是确诊量能触顶,让曲线升不上去,二是Rt值确实降低,压平了曲线。中南部疫情相对落后,PCR量能仍充裕,近日新增确诊减缓应是人流指数因大家担心疫情而自动缩减,使得病毒传播慢了下来。
如果Rt值继续压低,那么高峰会来得更晚与更低,等于要做更长久的抗战。以目前的新增曲线,高峰可能不会超过每日20万例,而以每200例需要1张床位、每人平均住院5日来计算,现有专责床位在两周后高峰到来时应够用,接下来防疫最重要目标是降低死亡率。
香港死亡人口有超过一半来自安养院,因此长照机构将是防护重点。台湾有1千余家长照机构,已超过600家传出疫情,其他400家必须做好感控措施,避免被病毒攻进去。长照机构住民3剂施打率是最重要指标,对于尚未施打的住民应一对一劝说,若仍不愿意,可请家属带回家自行照顾,以避免群聚感染。
台湾目前死亡率约万分之3,低于纽西兰的万分之7、新加坡的万分之11,与韩国的万分之13,原因有二,一是80岁以上染疫占率,二是80岁以上死亡率。香港死亡人数高达9千多,就因80岁以上染疫占率超过5%,而韩国也将近3%,台湾目前则是1.2%,若能继续把超高龄长者保护好,就能保持低死亡率。超高龄者染疫后,若能针对未打疫苗者尽速投以抗病毒药物,也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蔡总统要求北北基桃增设大型筛检站,但双北市长认为帮助有限,应全面以快筛阳性取代PCR确诊。香港在2月爆发疫情后,因PCR量能不足只好在3月初启动「快测平台」,让民眾自行通报快筛阳性,且视同确诊,无须医师诊视。施行后染疫者得以尽速居隔,使得曲线往下折弯。以台湾民眾对防疫的配合程度,可考虑仿照香港让民眾「自主确诊」。若担心确诊的法律效果可另立「疑似确诊」,让快筛阳性者的医疗与公卫措施尽速进行,但法律端仍须有PCR确诊。
再过两周,确诊高峰即将到来,该调整的防疫措施必须尽快进行,届时才不会手忙脚乱,增加无谓伤亡。 (作者为医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