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进入梅雨季,豪雨常导致淹水,桃园市各区公所会视情形提供砂包让民眾取用。但有市议员点出,下豪大雨时民眾抢着要砂包,一旦大雨过后就被随意丢弃,盼能提高砂包回收率。水务局回应,针对每年发放逾500包且承办人员回收率达30%即会给予嘉奖,奖励标准将再提高,以刺激回收率。

市议员李家兴表示,梅雨季、颱风季会出现豪大雨时,公所会免费提供砂包让民眾自行取用,民眾领用状况相当踊跃,但使用完的砂包却常遭弃置,他忧心砂包破损后会进而造成排水管堵塞,甚至环境污染。

李家兴指出,砂包回收率最低的是龙潭区,仅38.39%,回收率最高的是大溪区,有95.04%,各地区回收率状况相差大,希望市府想办法提高各区的砂包回收率。

对此水务局回应,每年汛期为预防淹水,各区公所都会备有防淹水的防汛专用砂包,供民眾领取,为避免用过即丢造成二次公害,2015年起订定规范领用及回收机制,只要在颱风豪雨前就会于电视媒体、市府Line群组、官网、水meet桃脸书专页等平台,向民眾公告发放时间并宣导领用回收机制。

水务局说,每年汛期从5月起至11月底结束,各公所会启动砂包回收机制,公布回收时间及地点并通知各里办公处协助进行回收,针对每年发放逾500包且承办人员于回收率达30%给予嘉奖,2016年至2021年的总回收率已从15%提升至65%,为刺激提升回收率,会再将奖励标准提高。

#领用 #砂包 #回收机制 #提高 #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