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碳排要达标需确立目标期程,比如禁售燃油车的年限就应写入《气候变迁法》!」民眾党立委蔡壁如表示,电动机车是许多民眾未来的交通运具选择,也是台湾重要的产业机会。她指出,赖清德担任行政院长时2017年就宣示「2035禁售燃油机车、2040禁售燃油汽车」,但苏贞昌院长2019年上任时,却暂缓禁售期程,因此电动机车销售量呈现陡坡式崩落。
对此,民眾党团版本的《气候变迁法》就要求将2035年碳排减半、禁售燃油车等目标确实入法,在立法院严加审视国发会提出的路径,能否确实带领产业转型,避免政府遇到阻力又走回头路。
蔡壁如说,政府应该有高度去思考,如何在推进环保的同时,兼顾经济产业的发展,而推动电动运具就是解方之一。因为电动汽机车的发展,可以让民眾用切身经验了解减碳议题,也很有机会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基层的就业机会。
蔡壁如说,国际的趋势走在前面,台湾应该加速推动碳定价机制,净零碳排才能落实。且透过碳定价机制,除了让台湾企业体认到节能减碳与自身相关,收取的碳税费也可以用于传统机车行的公正转型。
蔡壁如表示,政府不能只有目标,更应该要提出积极手段,而且要注意预算投入的成效,并加入动态的评估。她举例,以现在环保署的预算来说,20亿元的预算就有14亿元是拿来进行机车汰旧,而不是一步到位让民眾能直接更换电动机车,未来就有再次淘汰的问题,等于是事倍功半。
蔡壁如也补充,净零碳排不单是环保署的责任,经济部、交通部、教育部等部会的支持也都非常重要,但关键是不能互相踢皮球、推卸责任,因此《气候变迁法》中各部会权责入法更显重要,要共同投入更多资源,协助民间及产业完成转型升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