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台湾政务官的看家本领之一是,要会脸不红、气不喘地造些唬人的名词,什么「类火车」、「偽阳性」之类的,这些名词没什么实质作用,只是为自己擦脂抹粉,累死人民而己。

本周预计台北都会区的单日确诊人数将登至高峰。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就说台北市新冠染疫人数可能单日破50万,结果被台北市议员王世坚海K一顿。王世坚的质询像演单口相声,向来很好笑,但这次他大概心很虚,没有发誓赌输要去跳海。不过,总的来说,他还能对事。他最近轰防疫指挥官陈时中防疫跳票,准备不够,做的不够,採购也胡搞瞎搞,却夸说「阿北」3个防疫做的很对,不失民代的真性情。

相比之下,一些自称读书人的狂热人士就差很大了。他们猛传前副总统陈建仁引经据典的「偽阴偽阳」论文,狠批柯文哲的「筛阳等同确诊」应当回校多念教科书。他们误认陈建仁的公卫专业,也虚掷了因政治立场偏执而褪色的良知。但这种歌颂不到3天就唱不下去,因为筛阳固然有少部分可能是偽阴,却可减少民眾往急诊室挤去做PCR,避免消耗急诊资源。医疗系统的反应还给柯文哲一些公道。

政府里发明新词的达人首推卫福部长陈时中,他的金句和梗图一箩筐。近来最好笑的是交通部长王国材的「类火车」,明明劳动节台铁停驶的应变很差,学界出身的他却先在网路自嗨。唉!这才真的要回去念教科书。5月1日交通部租了255辆游览车充当「类火车」,预计替代铁路疏运2.8万人,但只载运4239人,平均每辆车仅16名乘客。这么低的达成率就能让王部长如此自我感觉良好,真不容易,可说是另一种「类厚脸皮」了吧!

柯P被网军海扁是家常便饭,他最近说了个「软封城」也被骂到臭头。然而,他的本意是要提醒民眾应有的警觉,疫情到了5月果然进入黑暗期。柯P身为地方首长,站在防疫的第一线,嗡嗡嗡的直白个性不改,但却证明他的防疫功力比身在庙堂、躲在冷气房的中央防疫官员强。清零和共存是截然不同的管理对策,中央防疫策略虽改为「类共存」了,做法却仍是「类清零」的食古不化。原来「类」也等于「偽」,或等于「假」,但不等于「微」或「软」。硕博生们拍我马屁,说这方程式是神解。

最近华视新闻连续7次凸捶,公信力受重创。但农委会去年委托华视营运社群媒体的经费达400万元,被立委质疑是做网路操作,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却说这是因为「台湾是假新闻最多的国家」。台湾假新闻多是事实,特别是网路媒体,但这些虚假资讯通常是由记者收受利益而进行报导的,这种「支票簿新闻」又是谁造成的呢?

知识分子应该是有良知、良德和良智的读书人,不应该当了官就变了个样。人民看倌,看大官们演那么久了,你累了吗?看清楚了吗?

(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

#人民 #累了吗 #教科书 #陈建仁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