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公布22日新增本土确诊为79,441例,有医师推估疫情高峰可能会延后到5月底,在6月底下降。对此,陈时中直言「目前疫情是高原期」,会不会再有高峰还要观察。

另外,发言人庄人祥也说,之前做过高中低推估,以目前而言,疫情高峰应还是在单日10万左右较有可能,但会延续到7月底疫情才有可能降至最低,未来仍有可能会起起伏伏,当然也要看未来有无新的变异株进入国内,但大流行过后,可休息1、2个月以上,再看后续变异株情况,很多国家流行都是一波再一波,因此还要再观察染疫人数,还有未来有无新世代疫苗。

至于快筛阳等于确诊何时可扩至全民适用?陈时中22日透露,口服抗病毒药物日前经过专家确认,因此快筛阳性经医师诊断后视同确诊,「下周(亦即指本周)就会开放全民适用」,确诊后可根据口服药物适应症来给药。由于还有行政通报、流程需做确认,待细节确认后指挥中心本周内就会宣布。

而筛检站仍会保留,陈时中说,会转成诊断和开药站,PCR变少后,针对有症状但快筛阴性者也可前往进行PCR检验,快筛阳性则分流至医师诊断确诊,因应适应症给药。如此确诊者可不用到医院排PCR,减少医院感染风险。针对此,北市府也表示,有意把车来速及其他採检站,转成院外急门诊,直接看诊拿药,而非以PCR为主。

陈时中指出,针对抗病毒口服药物使用,并非所有确诊者都要用药,较明确是65岁以上族群确诊都可使用口服药物,65岁以下则要视风险因子来给药。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说明,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针对65岁以上确诊者,发病5天内属轻度到中度未使用氧气的话,就适合赶快开立口服药;若是未满65岁民眾,则应符合「13项」风险因子之一,像癌症、糖尿病、慢性肾病、孕妇等才适合开立口服抗病毒药物。

#陈时中 #适用 #快筛 #确认 #口服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