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做出勇敢决定,3月跟进美国升息,一举把利率拉回疫情前水准,4月随即爆发本土疫情,这除让6月要不要持续升息陷入两难,更头痛的恐怕是,美国升息加速资金回流,这汹涌大潮要怎么抵挡。
《央行法》中虽明订,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为主,再协助经济发展,但匯利率很难不与经济连动,大家心知肚明。简单来说,如果预期通膨将降温,但因本土疫情、俄乌战争造成更大经济衝击,自然就会斟酌升息。
事实上,相较于先前,央行摆明要透过升息抑制通膨,近期态度已出现软化。央行总裁杨金龙12日在立院答询时,被问到会否跟进美国升息时,除说不需要跟美国一样,也说「升息只是选项之一」,这话早有弦外之音。
央行其实很清楚,升息对通膨的打击是心理层面的,然以全球能源、粮食暴涨,让新台币维持强势,抑制进口物价涨幅,恐怕比多升几次息来得有用,于是乎央行这两个月,几乎都在匯市阻贬,就是怕有输入型通膨。
尷尬的却是,当Fed强势升息,全球资金抢着回流美国,美元指数创高时,新台币就只有贬多贬少。换言之,眼前最麻烦的是,如何抑制这些资金流出,因为只要资金不外逃,新台币别贬那么重,物价才不至于失控。
这就像连环套般,美国升息,问题不是台湾要不要照跟,而是不能让新台币太弱,此时不升息,新台币就会更弱。然而,升息就真能留住热钱吗?要升几码才留得住?不只央行没有答案,这代价恐也无人能承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