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废弃鸡舍改造的三和青创基地有越来越多游客造访,去年也成为龙潭大北坑第二游客中心,在地青农们发现一级的农作物生产不足以维持生活,三级的农场体验深受市区亲子家庭欢迎,换不同的方式去卖农产,让农村变得更有价值。北部地区春节后鸡蛋大缺货,锺志忠经营的「姐夫农场」就採年缴销售模式,保证客人一整年都吃得到蛋。

42岁的锺志忠原本在台北药品公司当业务,工作绩效还不错,但总觉得在帮别人赚钱,他毅然离职回老家,运用家里的土地开始养鸡,而养鸡的想法也不是贸然跑出来的,在当业务期间他就小规模养了几只,年节宰杀后送给客户当礼品。

锺志忠从最初的19只小鸡开始养,至今维持在300多只鸡的范围,农场最大特色是几无蚊虫、闻不到鸡粪味,因为和饲养的鸡产生感情,舍不得卖出去当别人餐桌上的食物,他还开发出「出租小鸡」、「月购安心无毒蛋」的行销模式。

他说,出租小鸡由他提供鸡笼、饲料与小鸡,待租期届满再交还给他,可避免小鸡长大后面临的弃养与宰杀问题,有许多学校也向他租小鸡让学童体验生命教育,让许多生长在都市的小孩学会照顾与负责任,他也因此受邀到许多学校上课,教授饲养技巧与相关知识,看到学生们悉心照料,不时拍照、写下观察日记反馈,让他大为感动。

疫情期间许多家长在家远距工作,小鸡也成为亲子间情感润滑剂,锺志忠也拍影片教导如何在家照顾小鸡,大受欢迎。

「姐夫农场」採预约制推出许多体验活动,而鸡只们每天约产下200颗蛋,由于蛋源稳定,锺志忠採取年度缴费方式,分每月24颗、40颗、60颗鸡蛋3种出货宅配方式,提供客户稳定、安心食用的鸡蛋,客户也不会面临吃不到蛋的问题。

锺志忠说,务农的门槛并不高,青农们都有各自的想法,大家除了自己的本业外,也希望把客人介绍到家乡其他好吃、好玩的地方,毕竟大家还是在赚吃饭钱,「青农共荣」就是他目前最想做的事。

#小鸡 #农场 #养鸡 #客户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