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认为,俄乌衝突加剧世界经济格局「裂化」,全球「经济新冷战」悄然临近。世界出现「强权集团」和「抗强权集团」两大脱鉤的经济集团和一个中立板块。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廖群解释,「裂化」指经济版图分裂成小板块或集团,亦即板块化或集团化现象。

面对迫在眉睫的「经济新冷战」,中国该如何应对?该报告给出建议:首先是尽力阻止或推迟「经济新冷战」到来。报告指,中国应在俄乌衝突问题上继续表现中立,力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危机。在台湾、南海、新疆等核心利益上,应寸步不让。在诸如智慧财产权、国有企业、国家补贴、中概股审计等议题上,报告建议展现灵活性,考虑美方的要求并与其共同协商提出改进方案,展示中国希望中美继续合作和维持全球化的愿望。

其次是努力增强经济实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报告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仅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准的四分之一左右,经济结构和科技水准落后仍较明显。必须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才能具备应对全球「新冷战」的能力。

在对外方面,报告提出,中国要促建「反冷战阵线」和「抗强权集团」,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反冷战阵线」和「抗强权集团」的基本盘,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也将成为「抗强权集团」的核心力量。

廖群指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离市场预期还有很大差距,考虑到西方对俄制裁情况,人民币国际化将与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新冷战 #强权 #冷战 #人民币国际化 #经济新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