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四月国内公司债发行量仅1,150亿元,和去年同期的1,850亿元相较,减少约四成;若以今年以来数据来看,总规模仅1,250亿元,更较去年前五月2,400亿元的金额「腰斩」。

金融圈人士指出,最主要是发行公司和投资方之间对于利率看法的落差,由于央行启动升息,因此投资方现在利率要至少超过2%以上才愿意投资,但公司方愿意发行的利率远不及该水准,因此很多公司在询价后就没有下文,寧可回头找银行透过联贷、自贷,或以发行商业本票的方式借款。

观察今年以来已发行公司债的利率水准,最具指标意义的台电、台积电今年5月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发行利率已分别为1.7%、1.5%,和今年首季央行尚未升息前的0.85%相较,短短不到一季内,就增加了快1个百分点,若和去年第一季发行利率0.45%、0.5%相较,变动更为剧烈。

发债公司先前如赶在3月下旬央行升息前完成定价,还有机会维持在去年的低利水准。债券承销主管说明,像中华电信在农历年刚过完时,曾发行一檔35亿元,与ESG题材相关的5年期公司债,当时发行利率仍维持在0.69%;此外,鸿海在第一季也发行一檔35亿元的债券,当时的发行利率也约1.15%。

但央行3月升息1码(0.25百分点)后,由于市场普遍预期接下来会持续升息,市场对联准会「升息10码」的预期更令投资人认为势将牵动国内利率水准,进而对企业发债利率有更高的期待,认为最起码要有2%以上的水准。

业界人士指出,现在连台电、台积电两家以往发行利率往往最低的指标公司,发行水准都已全面拉高至1.7%、1.5%,至于其他的国营事业,如中钢、中油等,发行利率也都已拉高至1.4~1.7%,因而对于其他许多上市公司,投资人要求的发债利率至少要超过2%,使很多原本有发债计画的上市公司缩手,转寻其它借款管道。

#投资方 #利率 #利率 #发行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