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庭作成司法史上首件裁判宪法审查,主笔大法官吕太郎就是当年受蔡英文总统之命,负责协调组织司改国是会议的人。但吕昨日在宪法判决书内,大力批判普通法院的审判及制度,却忘记自己曾负责司法改革,「今日的大法官打脸昨日的司法高官」。
1995年包括吕太郎在内的台中地方法院的改革派法官,发起反对法官裁判书放在「箱子」送给院长核阅的制度,从此「台中帮」法官们打响了名号,也被视为亲绿的司法人士。2016年蔡英文总统上任后,也让从未到最高法院审判歷练的吕太郎,特任司法院秘书长。
吕太郎当年负责的工作,是受蔡英文指示办理司改国是会议,但他在分组会议中,故意让终审法官任命权改为总统圈选,引发争议及总统不悦,后来吕出面扛责,澄清非总统的意思,而是自己规画提议的议题,尷尬地将提案撤回。
司改国是会议后,吕太郎因在民进党执政下,任司法院秘书长推动诉讼法案的立法及国会备询的重责,对内掌管司法行政事务,法官风纪考核及人事审议等,获得绿营人士的肯定,也获提名并在2019年10月担任大法官。
不料吕太郎任大法官后,却被司改团体爆料,受蔡英文的召唤急忙「小跑步」到总统官邸报告司改事项。事后,吕太郎虽然回称「心中无鬼,何惧之有?」但已让大法官的法袍沾染不应有的顏色与尘埃。
台义监护权争议案件,8岁女童写信给总统陈情,引发各界关注,但本案仍有监护权等相关诉讼,在北院审理中,吕太郎接下女童母亲的声请案,创司法首例废弃了终审裁判,赢得了政府高层的掌声,却严重伤了司法,更对审理中案件造成压力与影响。
未成年子女的亲权行使,关系着每一个家庭及幼小孩童成长发展,一方偏颇的法律见解,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不可不慎。如果家事审理制度未良善,当年操盘司改的吕太郎何不提案改革,如今用宪法判决说三道四,恐难服眾,心态也可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