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在此系列的第二篇文章「(2)毕业证空洞化」中,直指日本在高中、大学教育中,因「文凭主义」 (其文中称之为「履修主义」)作祟之故,其结果造成了「7成高中生、5成初中生、3成小学生跟不上课」(戏称七五三)」的情况,为此,「毕业证书就变得空洞,学校制度的可靠性受到动摇,但学校却缺乏危机感。」此外,文中亦指出:「不少学生在学习初期受挫,就连九九乘法表和ABC的读法都很奇怪,就上了高中。由于听不懂课而不愿意上学,导致不走正道。」
就现今日本「摇动日本人才立国」的现象,对照台湾现行教育及人才培育,有些地方也十分神似,特别是,在文凭主义部分,台湾情形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小,只是,我们教育部是否曾认真地「调研」过,检讨过,亦或是,纯以技术性的要求老师及学校完成填列各种繁复的行政管考表,而从不诚实地面对许多学生是否如日本般:「就连九九乘法表和ABC的读法都很奇怪,就上了高中」?
其实,在学科方面一种可以参考的实际例子,以2020年多益(TOIEC)的全球测试报告(2020 Report on Test Takers Worldwide)中所揭示的32个国家为例,台湾的平均分数是564分,位居第24位,比日本的(531分)、蒙古国(517分)、泰国(485分)及越南(491分)为高,但与韩国(683分)相较,则有天壤之别。另再以2012年的测试成绩相较,近十年间,台湾进步22分,日本进步21分,而韩国则进步57分(韩国于2012年时的平均分数是626分)。相形之下,台湾与韩国的差距正快速的拉大中。为此,教育部一味地以公文管考的方法来管制教学,而不以实际教学成果来考核,就只是另一种的教育形式主义而已。
上述的结果,其影响当然是深远的,以2012年的ETS报告为例,台、日、韩的前一千大企业求才的最低英文要求水准来说,分别是542分(台)、510分(日)及626分(韩),而此,也当然影响企业的国际化与国际接轨,进而影响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及现今政府大力推动的「新南向政策」。
或许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行政院的新闻稿显示,「行政院于107年12月通过国家发展委员会所提的『双语国家政策发展蓝图』,以2030年为目标,将透过『从需求端全面强化国人英语力』、『以数位科技缩短城乡资源落差』、『兼顾双语政策及母语文化发展』、『打造年轻世代的人才竞逐优势』等4项推动理念,打造台湾成为双语国家。」
对照上述台湾在多益考试成绩的低落 (多益考试不是全民会考,而多是因个人有求职或申请学校之需,才会去考的测试,因此有严重的「样本选择偏误」问题),本文认为,若以多益成绩为例,行政院实应考虑,订下在2030年时,台湾多益的成绩,可达现今韩国在2020年时的683分,并责成教育部使命必达,当更能展现政府双语国家政策发展的决心。
另就本文前述日本企业不重研究所的情形,台湾的情形正好相反;现台湾公私立大学研究所学歷泛滥情形已很可观,故其能提供雇主在人才甄选上的讯号(signal)功能,早已大打折扣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