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财政指数显示,估计2022年的全球战争、高通膨、疫情难止,两年内全球财政赤字和评级压力更为放大,要谨慎出现主权评等降评潮的出现。

源自Covid-19疫情带来的多面向危机,惠誉已自2020年起,开始调整各国的主权评等等级和评等展望,当年已出现33个主权国家的评级被下调,其中不乏不止下调一次,甚至有六个主权国家被下调多个等级,全年加总起来高达51次,创下纪录。

惠誉主权评等分析师团队表示,评等行动调整主要源由财政恶化,几乎所有主权国家的赤字都大于往日,导致债务比率上升,平均主权评级较2019年底低0.4个等级。

惠誉财政指数(FFI)包含主权评等模型中的四个财政变量,因此能就同一个时间点或跨期间,比较主权国家之间的财政状况。最新全球FFI中位数显示,2022年和2023年的财政復甦虽然持续、速度却缓慢许多,按照2022~2023年的财政復甦速度,全球财政状况中位数需要届及2029年,才可能恢復到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水准。

2021年是第一波的疫后期间,惠誉也看到,已开发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财政有復甦的迹象,因为经济进入復甦带来赤字减少。和2020年相比,四分之三的主权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较小了,大多数主权国家的债务比率也有所下降。

这个復甦现象,各主权国家在2022年第一季底同时遇上了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和借贷成本的多元挑战,加上实际GDP增长放缓和俄乌战争的影响,此外,气候风险缓解、数位转型、基础设施投资和收入平等问题,一直在增加已开发市场的政府财政支出。至于新兴市场的财政状况则出现分化现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FFI最弱,对主权评等调降的机率最大,最需特别谨慎。

#惠誉 #评级 #主权评 #FFI #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