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欧盟峰会达成年底前禁运九成俄国石油协议,但早在欧盟出手制裁前,其他国家多已迴避进口俄国原油。显见一场俄乌战争大大改变全球石油贸易,俄油从以往输往欧洲为主,改为流向中国和印度。

大宗商品数据公司Kpler指出,美国等国家颁布俄油禁运令后,部分欧盟成员国预料还有后续能源制裁措施,故而採取先发制人行动,这早就伤到俄国石油出口。

照Kpler的说法,5月「滞留海上」的俄国原油数量飙升到近8,000万桶,在俄国入侵乌克兰前不到3,000万桶。

Kpler首席美洲石油分析师史密斯(Matt Smith)说:「滞留海上的俄国原油数量大增,是因为愈来愈多俄油流往更远的市场,特别是印度和中国。而在俄乌战争开打前,俄国原油多输往西北欧这些邻近的目的地。」

国际能源总署(IEA)3月曾指出,俄国每日生产的原油有300万桶面临风险。欧盟同意禁运俄油前收集的数据显示,俄国对西北欧的石油出口早就暴跌,与去年11月的峰点相比锐减逾80%。

不过俄国乌拉尔原油(Urals)的交易价格比国际指标布兰特原油便宜,俄国原油现在还是找得到买家。Kpler表示,流向印度与中国的俄国原油比以往还多。

即便西方持续对莫斯科祭出空前制裁,印度对便宜俄油的胃口愈来愈大。金融数据供应商路孚特(Refinitiv)估计,5月流向印度的俄国原油达到336万公吨,比去年的月均量38.25万公吨高出近九倍。

面对欧洲使出禁运石油杀手锏,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扩大「断气」范围。接连切断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丹麦的天然气供应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周二再宣布,6月1日起停止供气给德国壳牌(Shell),理由同样是壳牌未用卢布交易。

Gazprom指出,壳牌将丧失俄方每年供应的12亿立方公尺天然气。但德国经济部表示,这只占德国每年950亿立方公尺天然气消耗量的一小部分。

#流向 #原油 #欧盟 #禁运 #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