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2021)景气相当火红,加上第一季出口连创新高,因此,各研究机构认为台湾经济成长可以延续去年的热络,保有傲人的表现。年初主计总处对今年(2022)全年的经济成长率估计在4.42%左右;台湾经济研究院预估为4.1%;中央银行、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则稍嫌保守一点,分别估为4.05%、3.97%、3.85%。
但随着俄乌战争的开打,石油、天然气及大宗物资的飙涨,引发了通膨的攀升,促使各国进入升息循环,加上中国大陆的封城与台湾疫情的大幅升温,景气有转弱的迹象。央行杨金龙总裁率先发出警语,认为今年台湾经济成长要保4(维繫4%的成长率)相当困难。我们也认为下半年的变数一一浮现,台湾下半年的景气表现不容乐观。主要的变数及背后的影响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俄乌战事的爆发,石油、天然气,以及不少原物料价格大涨,使原本蠢蠢欲动的通膨,大举爆发。最近美国通膨率持续在8%以上,欧元区超过6%,台湾也破了3%的大关。通膨影响所及,各国纷纷进入升息循环,美国联准会除了之前二次的1码、2码上涨之外,预计6、7月还要分别上涨2码,同时,后面三次的会议也可能升息。因此,保守估计美国今年的利率会落在2.25%~2.5%左右。在国际资金连动之下,央行也开始升息。
第二,各国经济成长率的下修,势将影响台湾的出口。除了通膨,引发的升息可能导致经济下滑之外,俄乌战争引发的供应链断链,也使得各主要国家下修今年的经济成长率。例如美国联准会已主动将今年的成长率由4%下修至2.8%,与之同时,美国今年第一季的成长率已下滑至-1.4%。欧洲本身即为俄乌战事的核心地带,受创不可能太轻,因此,欧元区经济至少也会下修1至2个百分点。在美国、欧盟等地景气都面临下滑时,台湾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恐怕下半年在出口及整体经济上都会受影响。
第三,大陆的封城,重创台湾及全球的供应链。上海、昆山等地数次封城,已造成全球供应链的大乱。而昆山、苏州一带是台湾高科技电子业及若干制造业的重镇,上海更是台湾厂商出口至大陆的主要口岸。封城之下,台湾电子业厂商阵脚大乱,4月到6月的出口、营收不容乐观。再加上全球正处于解封的局面,对线上及相关的3C、云端、资安等产品需求减弱。最近传出苹果iPhone订单的下修销售量,将影响台湾下半年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需求。
至于其他产业,包括电力机械设备、食品纺织及汽车产业,对未来六个月的景气,也都表示保守的看法。整体产业的景气已由过去的供给驱动,转为需求驱动,缺乏新增的订单,中下游厂商存货、拉货的意愿也相对降低。
第四,台湾疫情升温,可能导致内需的服务业与民间消费转趋疲弱。4月中旬开始,疫情指挥中心改变逻辑,由过去的清零转为与病毒共存的政策,但缺乏向民眾沟通逻辑转变的思维、策略调整的缓衝时间,以及策略转换背后的配套政策,以至于台湾防疫阵脚纷乱,确诊与死亡人数暴增,令民眾心惊胆跳,也重创了台湾的餐饮、住宿、旅游、观光及相关的服务业。由于去年出口、投资都是双位数,成长基期已高,因此,今年台湾的成长模式本来打算转变为以内需、投资驱动的成长。
但在疫情变调下,今年内需成长恐怕落空。民间消费在台湾GDP的占比高达45%至50%,一旦疲弱,将使台湾的GDP下修1个百分点以上,不容轻忽。
在今年下半年经济成长可能转弱之际,政府也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来因应经济成长的大幅下修。除了做好配套,鼓励民眾及年长者快速施打第三剂疫苗,提高疫苗的覆盖率,避免重症、死亡瘫痪台湾的医疗体系,以及商业活动之外;政府对服务业的纾困及振兴方案,也应该加速预做规划,以挽救内需的大幅滑落。其次,政府的公共工程及公营事业的投资,也应加速规划执行,使公共投资可以维繫景气。另外,央行的升息策略,也应兼顾打击通膨,以及维持经济成长的力道,避免升息太猛,加速景气的下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