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统计的大陆信用追踪指标,5月份大陆境内债市违约的压力下降至最低水准,反观离岸市场仍然在高位徘徊。风险较高的AA级境内债券相对于国债的殖利率利差平均值,5月缩窄到自2011年来最低水准。

报导称,与高达12.3兆美元的本土信用市场相比,规模小得多的离岸信用市场则面临房地产行业创纪录的违约浪潮。统计显示,陷入困境的开发商已有180亿美元的违约,不仅创下歷史新高,更是境内违约规模的五倍多。

以近期来说,融创中国是最新爆雷的地产商。融创在5月时才公告,无法支付4月到期的四笔美元债利息,合计1.05亿美元,正式宣告违约。而5月底又传出一笔7.5亿美元离岸债券付息情况也出现问题。

澎湃新闻报导,融创6日晚间公告,5月份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人民币(下同)128.5亿元,较上年同期锐减81.85%;合约销售面积约101.7万平方公尺,年减80.13%。营收下降加上融创至今仍未公布2021年全年财报,其债务问题恐比外界预期的更加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恒大集团、佳兆业等房地产企业虽然负债累累、美元债先后违约,但还是会设法兑付境内债券利息或将其展期,降低境内债出现违约。这也是离岸债违约远大于境内债的原因。

报导分析,大陆官方正致力于降低金融风险与道德风险,一方面允许更多违约,让地方政府自行面对过度开发造成的烂摊子;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违约太多、引爆系统性风险的危机。报导分析,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要达到上述两者的微妙平衡也愈来愈困难。

#境内债 #境内债券 #信用 #融创 #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