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推动復工復产政策的影响,大陆5月乘用车销量出现好转。中国乘联会9日公布,大陆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35.4万辆,虽年减16.9%,但较4月增长29.7%,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成为车市的中流砥柱,市场看好车企6月的产销表现。
综合陆媒报导,大陆3月疫情多地散发,官方4月採取严格封控手段,其中又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封城,重创上汽,特斯拉(Tesla)等车企产销,当月上海汽车销量更出现史无前例的「零」。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大陆乘用车零售仅有104.2万辆,年减35.5%,月减34%,衰退幅度均为当月歷史最低值。
不过,5月中下旬长三角地区开始推行復工復产,上汽、特斯拉被上海官方列为首批復工「白名单」企业,产销逐步回到正轨。上汽集团9日公布,5月汽车产量为36.01万辆,年减8.3%;销量为36.36万辆,年减10.6%。而上汽4月汽车产量仅有15.8万辆,年减62%;销量为16.7万辆,年减60.3%。
乘联会9日对此表示,2022年前五个月,大陆乘用车累计零售为731.5万辆,年减12.8%或107万辆,其中4月至5月影响最大,减少84万辆。乘联会强调,目前大陆疫情高点已过,企业復工復产正循序渐进,6月分乘用车生产能力很强,预计产销年增率可以达到10%以上。
另外,乘联会指出,5月大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36万辆,年增91.2%,月增26.9%。今年前五个月,大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为171.2万辆,年增119.5%。其中,理想、哪咤、小鹏、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产销表现依旧亮眼。
报导称,5月大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回暖,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3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0%。其中比亚迪为11.4万辆、上汽通用五菱为3.7万辆、特斯拉中国为3.2万辆。
儘管车企产销开始回復正常,但零组件供应与晶片紧张问题依旧难解,小鹏、威马、上汽等业者近日均表示,「晶片荒」恐将影响车企下半年生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