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学生在升学路上可谓菁英中的菁英,他们的学测或指考成绩,看似可以挑选大学各种科系,实际上却常因某些框架而局限了他们的选择。这些框架可能来自父母师长的期待、同侪的比较、社会价值观的评价等等。例如原本对昆虫有高度兴趣的学生,当他有条件申请医学系时,能有多少勇气面对外部的压力,抵抗荣耀的诱惑,进而坚持自己的梦想呢?

换另一个角度想,身为父母师长的我们,虽然常说鼓励孩子追梦,又能有多大的气度,去支持孩子放弃名校科系的光环呢?

这位毕业生庆幸的是父母尊重他们最后的选择,然而在场学生中,应该也有当年因为分数够高,必须放弃自己真正喜爱的科系。甚至,有许多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因为在他们的求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专注在当下的课业,以求更高的分数。而他们的志愿,很容易因为成绩而被「决定」,或是长时间被有意或无意的灌输而生,就像听到「你功课那么好,将来要当医生?还是工程师?」如此的理所当然。

我们不需全盘否定大人经验的价值,给予适当引导与建议对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在于如何拿捏分寸,用开放的心胸和跟上时代的眼光去理解他们,避免过度主导,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兴趣与梦想。更重要的前提是,要给孩子充分探索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更瞭解自己的喜好。(作者为康轩文教集团董事长)

#父母 #科系 #师长 #分数 #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