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柜海运今年来运价走势诡谲引起市场关注,一是农历年后欧美线运价高檔震盪,货代业者透露,大陆復产出货慢,在「出货潮」未出笼前,6月上半美西线现货价持续修正,陷入「保七」战(每40呎柜守住7,000美元关卡),出现部分现货价低于合约价的「倒挂」现象,欧洲线则力守1万美元关卡。

再者,近月亚洲近洋线运价走扬,吸引大陆地方性航商等抢进搅乱一池春水,据悉本周将新增七、八条船投入营运,阳明、万海、德翔等航商高度戒备,就怕运力供过于求,市场进入洗盘,引发运价战,将密切观察变化,或调整运力到高获利的中远洋线,像是波斯湾、南美线等。

据最新一周上海出口货柜运价指数SCFI,10日报价上涨0.6%至4,233.31点,连续四周小涨,主要即由近洋线、亚洲区间线运价走升所带动,欧美线则仍在高檔盘整,唯跌幅仅0.2%至1.3%。

其中,上海到波斯湾线每20呎柜运价上涨7.5%至3,267美元,到南美线每20呎柜运价上涨7.66%至7,216美元,到东南亚新加坡航点运价上涨1.34%至1,058美元。

另外,上海到泰国林查班每20呎柜运价上涨1.31%至849美元;到印尼雅加达每20呎柜运价上涨2.45%至1,171美元。

据多家航商、货代业者的观察,美国线运价疲弱,除了上海为主长三角供应链恢復需要时间,欧美买家转单至台湾、东南亚等地採购,瓜分货量也有关系。6月上海出口逐渐恢復,但还没有看到「出货潮」, 业界原本预期积压加上復产货量,可达封控前的1.2至1.5倍,使美西运价陷入保七战,美东线运价则还有1.1万至1.2万美元。

反观近月泰国、越南等航线运价看涨,业界认为,大陆坚持清零,被欧美买家视为重大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分散供应链风险也有关,台湾、东南亚等地喜迎转单,东南亚瓜分订单恐成新常态,后市看好,吸引大陆地方性船公司转战东南亚航线,据悉就连全球最大航商地中海也预计7月加开亚洲区间航线。

但目前东南亚尚无法撼动大陆世界工厂地位,随6月起上海全面解封赶出货,虽持续实施具规模的PCR检测,业界普遍看好6月底、7月初货量将有明显增长,可支撑运价回温,甚或上行。

话虽如此,业界强调,要预测海运市场风向,需紧盯三大变数发展,一是目前欧美终端需求是否下降,再者,大陆復工復产的回復情况。三是多家航商新船投入,供给增加,也是一个变数。阳明、万海、德翔等航商表示,随着大陆解封、出口递延效应发酵,加上第三季进入海运传统旺季,市场需求可望回復稳定,有助于支撑市场运价维持高檔,对于今年海运市场前景抱持审慎乐观看法。

#货量 #大陆 #柜运价 #海运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