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些谈判,不论是行前或是谈判结束,政府官员总会与媒体说明,虽聊天者居多,但从聊天里也可以获悉谈判方向、法理上的问题,难解的地方,还有若干谈判趣闻。透过这些报导,非仅让国人了解政府跟美国人谈了什么,也可以适时引起国人对国际事务的认识。

记得过去与美国农业谈判消息一经报载,常有农民北上陈情,几度还围到国贸局抗议,甚至丢鸡蛋,老实讲,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愈早发生,杀伤力愈小。也正因为经常对外说明,甚至给记者上课,并让争议得到解决,台湾在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最后关头才能很快取得国人共识,获立法院批准,若没有平日的沟通,最后岂不是又要闹得昏天暗地?

这个经验说明,沟通是很重要的事,对外谈判虽涉及谈判策略,非到最后不能言者,惟多数时候,还是可以让大家明白对手想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困难,让这些议题在国内热烈讨论一番也好,大大争吵一番也罢,甚至丢丢鸡蛋也行,惟有经此过程所得到的共识,恰可以成为我们对外谈判的筹码,否则闷着头对外谈判,对外的承诺国人一无所知,回国一公布,那天下不大乱才怪。

行政院政委邓振中月底将赴美就「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与美国协商,如邓政委所言,由于拜登政府未获国会关税谈判授权,因此未来只能先循堆积木的方式,致力于贸易便捷化、农业、标准、国营事业、非市场政策等11个议题先谈,只是这11个议题皆涉及体制面,影响深远,邓政委恐怕要多花些时间和媒体聊聊堆积木的方法,美方想怎么堆?我方又该怎么堆?从台湾1990年代入会谈判经验可知,多聊天才是上策。

#政委 #谈判 #外谈判 #台美 #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