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去年全球股市畅旺,今年来各国央行升息潮刺激利率变动极快,连结股权的商品今年被利率连结商品全面取代,带来利率连结结构型商品交易较去年爆增四倍。以2022年5月为例,交易量达新台币167亿元,相较上匯率连结商品最为稳定,去年下半年至今唯「美」元而论,每个月维持约在50亿元的交易量。

根据境外结构型商品资讯观测站统计,市场总交易量在2022年5月交易金额新台币2,684亿元、商品檔数11,419,较去年同期交易量增加26%、商品檔数增加43%。

金融业主管分析,今年来全球股市震盪向下,利率则逐月走升,投资人在即期市场操作不易,不然就需抱持配置长期投资的心情;而境外结构型商品限制专业投资人参与,对私银业务或法人金融服务,已成为重要的短期替代交易部位。

境外结构型商品在国内市场已发展逾十年,股权、利率、匯率连结的商品都有不同的外银提供,商品发行机构都是国际金融机构,若有台湾分支机构就直接担任总代理,也保证机构制度也相对完善。

外银主管表示,虽然很多商品上架时设计1个月期、6个月期,但金融机构也握有「自动提前出场」的权利,操作上相对灵活很多,今年来发生自动提前赎回/出场的件数非常密集,其中1至3月间是受美股失速下跌有关,3月之后则转向利率市场,美国联准会的升息循环均让利率连结的结构型商品受到青睐。

金融业主管指出,虽然利率连结标的结构型商品今年来以数倍速度增加,但股权连结标的类别还是市场主角,商品件数占八成五以上、交易量占七成,且国内专投客群还是对美国股市、美元计价部位较为熟悉,欧股、欧元相关商品尚在突围过程,这使得欧系外银导入相关商品的速度快不起来,欧系银行台湾分支机构的获利表现也会因此而有所延迟。

#利率 #交易量 #专业投资人 #境外结构型商品 #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