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军事实力失衡,过去半年美国国会陆续提出4项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军事融资台湾。学者认为,美国国会议员或许认为军事融资是对台湾释出善意,但是否经过台美双方充分沟通?购买项目会否受限?这都有待商榷。

4项法案除了这次的「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还有去年11月共和党参议员霍利(Josh Hawley)提出「武装台湾法案」、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里契(Jim Risch)领衔提出「台湾吓阻法案」,以及共和党籍参议员卢比欧(Marco Rubio)今年5月提出「促进台湾和平法案」,分别在5或10年提供20亿或30亿美元军事融资。

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指出,美国国会议员接连提出法案给予台湾军事融资,出发点都是希望台湾能快速提升自我防卫能力,这是基于他们的善意,但是不是台湾当前的迫切需求仍有待商榷。

李大中认为,这些军事融资应花费在什么武器项目?台美之间针对不对称作战所需的装备,是否能够达成共识?这些问题都需双方充分沟通。

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则表示,中共的国防预算已经是台湾的17倍,两岸军事实力落差只会越来越大,美国国会议员因此想援引乌克兰模式,以低利贷款的方式让台湾迅速获得所需武器。

苏紫云认为,从川普到拜登政府初期,美国对台军售项目主要仍集中在「精准弹药」,这也符合美方认为的「不对称作战」思维,也就是造价便宜、成军快速、抵销敌方优势,若军事融资相关法案通过,应是锁定此项目。

#李大中 #军事 #融资 #实力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