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打房、升息、原物料飙升、工资调升等多项利空,衝击小型营建业生存空间。(黄子明摄)
通膨、打房、升息、原物料飙升、工资调升等多项利空,衝击小型营建业生存空间。(黄子明摄)

通膨、打房、升息、原物料飙升、工资调升等多项利空衝击营建业生存空间,巿场已传出数家小建商向同业调头寸,或是将手中的建案连建照转卖给中大型建商,也有撑不下去关门倒闭。不过消基会房委会委员张欣民表示,目前并没有出现大量民眾投诉的情况,主要是房价上扬,小建商实在撑不住,低价转手,也会有业者愿意接。

同业调头寸 房产大亨感嘆

「最近一位房地产大亨嘆气,许多地产老友向他调头寸!」巿场人士透露,这家推案量在全台可说名列前茅的建商老板,近年来除在全台大举推案,也跨足金融等不同产业,事业版图快速扩充,但近来许多老友来向他借钱,让他有些感概。

房产趋势专家李同荣表示,由于营建成本高涨、升息循环来临?以及央行选择性信用管制限缩土建融政策等压力下,建案延迟交屋、不开工、或延迟开工开始漫延全台各地,北台湾已有建商开始倒闭,这虽然是少数个案,但市场已闻到不大寻常的警讯。

房市仍然处于上升轨道上,为何仍有少数小建商倒闭危机出现?李同荣分析有四大关键,第一、小建商现买现卖无能力囤地;第二、成本较高,相对竞争力较弱;第三、限缩土融建融,造成资金缺口,最后,营建成本大幅增加,入不敷出。

央行紧缩银根 成本又飙涨

住展研发长何世昌表示,现在的确有许多小建案或是小危老案想盘给同业,盖不下去是小建商筹资能力不够,当央行紧缩银根下,无法生存,也有新创的小建商推危老案,面对原物料成本飙涨,撑不下去,如RC建筑一坪成本,若由大型建商兴建,每坪约18万元,小型建商案量小,每坪支付23万还不一定有营造厂想要做,为此业者只能将案子盘出。

何世昌表示,最近巿场上出现许多建案不开工,就是担心基地开挖下去,设计不能改,没人要接,惟因房价看涨,这些小建商开价颇高,是中大型建商目前多不太愿意接手的原因。

张欣民也指出,房价后市看涨,是现在还没有烂尾楼潮出现的主因,也是较多消费者愿意容忍建商工期延宕的主因。

来客量下滑 成交却没较差

华固总经理洪嘉升表示,央行升息、土建融缩减等问题要从两层面来看,第一,以开发商角度分析,央行调空,大小公司都受到影响,但大小公司财务状况不同,像有些过去财务杠杆大的公司,现在买地可能较买不下去,因为自有资金不足,但有些大型公司净值高,自有资金部位高,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一个机会,毕竟土地价格至今并未松动,只是没有像前两年大幅上涨,高价抢地的同行也减少,较能理性选择适合开发土地。

从消费者角度看,洪嘉升指出,近2个月受到疫情比较严重影响,来客量有下滑,但是成交状况并没有比较差。且因央行升息是为了抗通膨,通膨上个月逾3%以上.利率若低于通膨便是负利率,比较理性明智的消费者,看到原物料大涨,土地没有跌价,通膨率又高于借款利率,有能力又有需求,就会进场购屋。

洪嘉升指出,上巿公司有比较好的优势,即在筹资上,通常会有保留盈余,但没有上巿柜的建商,案子结案都会将钱领走,留在公司钱的不多,在央行管制土建融前,购买土地只须自备2成、2成5资金,但现在提高为4成,叫股东拿钱增资,股东不一定愿意,反观上巿公司有较高的保留盈余,自可从容因对。

李同荣即表示,如今的建筑环境,将会造成建商大者恒大,市场扭曲。

#升息 #央行 #通膨 #建商 #倒闭